历史
仙逆网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六百四十九章:金尚书的决心

第六百四十九章:金尚书的决心

马上记住仙逆网,如果被/浏/览/器/强/制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了,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武英殿中,看着天子用最狠的口气,说着最服软的话,老大人们不由一阵无语。

好吧,他们刚刚的担心,属实是多余。

就算不谈天子对于谦一直以来的爱重,单纯从朝局的角度出发,天子也不可能真的在这个时候撤换兵部尚书。

整饬军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所以,想要真正的推行下去,负责主持之人不仅要有通盘全局的能力,而且要有足够的威望地位,除此之外,还要有敢于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勇气和清廉自守的气节。

这四者缺了任何一个,这件事情都难办成。

从朝中出现整饬军屯的风声起,到如今有完整详细的章程,并且顺利的通过廷议,可以开始施行,虽然背后有天子的推动,但是,于谦的作用绝对是不可抹杀的。

真的要换了他,朝野上下动荡还是其次,最难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找到一个真正能够接替于谦的人。

说到底,天子毕竟是天子,过往的种种其实早该让他们明白, 如今的这位圣上,理智的吓人。。

从土木之役在朝堂上摄政到如今, 他老人家不是没有发脾气的时候, 但是, 不管情况如何危急,情绪如何激动, 天子几乎都不曾真的被情绪左右,而下任何决定,更何况, 是这种传出去会立刻引起朝堂震动的决定。

所以打从根上起,只怕天子就只是想让于谦服软,没打算真的让他停职,更不要提撤职了。

可谁想到,于谦这个愣头青, 连辩驳的话都不说一句, 反而跟天子怄气, 真不知道, 这货到底是咋想的。

能够让天子自己给自己找台阶,满朝堂上下, 于谦也是独一份了!

于是, 众人的目光不由看向了于谦,不约而同的给他打着眼色。

天子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于少保,您就别闹了……

所幸的是,于谦到底也不是不识抬举的人,听了天子的话, 他沉默片刻, 终于抬起头,脸色有些复杂的开口道。

“谢陛下宽恩,臣必万死以报!”

话虽是如此说,但是古怪的是,在于谦的脸上既看不到劫后余生的情形,也看不到事情圆满解决的如释重负。

相反的,不知为何,老大人们总觉得,于谦的神色当中,除了感念圣恩之外,还夹杂着些微的担忧和几乎微不可查的失望。

不过, 这般神色只是一闪而过, 旋即,于谦便恢复了平静,清癯的脸上让人看不出喜怒。

这让在场诸人不由面面相觑。

这场罢职风波,大概,应该,差不多,算是过去了?

按理来说,天子都金口玉言说了,让于谦继续留任,于谦也没有推辞,这件事情便算是结束了。

但是,几乎是在场的所有人心中都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似乎还有什么事情没有了结,好像有什么细节被他们忽略了,可具体是什么,他们却也说不出来。

不过,无论如何,对于老大人们来说,能够尽快结束这场风波,总归是好事。

事情虽然解决了,但是场面不免有些尴尬。

天子九五之尊,被于谦气到这个份上,要是还指望他老人家来缓和气氛,在场的这帮人也就太没眼色了。

于是,老大人们对视一眼,纷纷上前,道。

“陛下圣明,胸襟宽广,心怀天下,此诚圣君之象也。”

“请陛下放心,经此一事,于尚书必定更加尽心竭力,为朝廷效命。”

“陛下德泽万民,臣等敬佩万分。”

一堆恭维的话奉上,天子的脸色总算是好看了几分。

见此状况,老大人们赶紧转移话题,于是,刑部尚书金濂轻咳一声,上前道。

“不敢欺瞒陛下,臣实有一事不解,那宁远侯纵使牵涉军屯一案,但是到底战功累累,贵为侯爵,即便朝廷要整饬军屯,会惩治于他,也不至于有性命之危,缘何他竟在得知于少保暗中查探军屯一事后,铤而走险行谋刺之事?”

“方才廷议之上,陛下言锦衣卫有密疏呈上,臣斗胆,不知陛下可否将此密疏及昌平侯所呈上的一应证词物证人证移交刑部,以便察查清楚,尽快覆奏。”

果不其然,提起正事,天子的脸色终于开始恢复了正常。

不过,听了金濂的奏请,不知为何,天子似乎有些犹豫,片刻之后,才从手边翻了翻,然后拿出两份奏疏,递到内侍的手中。

于是,内侍恭敬接过,然后走下御阶,将奏疏递到了金濂手中。

金老大人接过来一瞧,这两份奏疏,一是杨洪呈上去的,杨信的家信,另一封,则是他刚刚奏请的,来自锦衣卫的密疏。

他没有急着拆开,而是疑惑的望着天子,他没记错的话,除了这些之外,杨洪的奏本及杨能的自陈书,也是这件案子当中十分重要的物证,然而……

“这两份东西,金先生先带回去,至于杨侯的奏疏和杨能的自陈书,先留在朕这,金先生想知道的,那份锦衣卫的密疏当中有所提及,不过,朕得知此事的时间太短,所以,锦衣卫查得的东西也有限,但是,总归是有个方向。”

还未等金濂发问,天子的声音便已响起。

于是,金老大人只得将到了嘴边的话吞了回去,聪明如他,自然明白,有些东西天子不给他,一定有不方便给的理由。

就算是要问,也得私下里问。

踌躇了片刻,金濂朝着天子拱了拱手,然后便抬手拆开了杨信的那份家信和锦衣卫的密疏,细细瞧了起来。

前者倒是没什么出乎意料的,和在廷议上所述的一样,杨信在信中写到了于谦遇刺的来龙去脉,以及他在审讯过程当中得到的一些证供。

这些东西廷议的时候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所以,金濂粗略的看了一遍,便转向了锦衣卫的那份密疏。

不得不说,这份密疏没有让他失望,但是……也没有达到他的期望。

通篇看下来,金濂心中的不少疑惑,顿时有了方向,与此同时,他也不由苦笑一声。

果不其然,他在偏殿的感觉一点都没错。

刚刚在廷议之上,天子根本就是在诈任礼!

这份密疏当中,的确写出了任礼谋刺于谦原因的一个可能,但是,就如天子所说,时间太短,即便是锦衣卫,能够查到的东西也有限。

仅凭密疏中呈现的内容来看,只能说是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和相对合理的解释,但是,具体的证据和一应的细节,都还没有掌握。

所以说,如果不是任礼自己的心防被攻破,诸勋贵也各怀鬼胎,这件事情,只怕真的没那么容易被解决。

不过,无论如何,廷议已经过去了,任礼也被扔进了诏狱里头。

不管是使诈还是怎么着,天子该做的已经做了。

但是,如此一来,刑部的压力就大了!

事实上,锦衣卫的这封密疏当中,只说了一件事情,而且,如所有人意料的一样,正是和任礼镇守甘肃期间的侵占军屯有关的事。

当然,就像金濂等人所疑惑的,仅仅是侵占军屯,根本就不可能解释任礼为何会如此冒险,谋刺朝廷重臣。

他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在侵占军屯的背后,还藏着一件更为严重的大事!

这件事情,还要从正统八年说起。

那个时候,任礼还在甘肃镇守,当年的六月,他给朝廷上了一本奏疏,建议削减将领开垦荒地,向朝廷缴纳的赋税,以鼓励边防。

按照之前的规定,边将带领家仆开垦荒地的,每顷要向朝廷输粮十二石,这个数字远远高于普通的民田,几乎和军田的纳粮额度相近。

奏疏递到中枢之后,在当时的朝堂之上,其实是引起过争议的。

赞同者认为,此举可以加强边防,让边将在戍守之时更加用心,毕竟,有恒产者方有恒心,边将置产业在边镇,在抵御虏贼之时,才更会尽职尽责。

反对者则认为,此举会使得私垦田在边镇愈演愈烈,有了这道政令,边将必然会更加肆无忌惮,役使军士开垦私田,中饱私囊,如此一来,军屯废弛,边军战力下降,长远来看,得不偿失。

这件事情在朝堂上争论了一段时间,但是最后,还是顺利的通过了。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当时的天子,也即是现在的太上皇刚刚亲政不久,对曾经大破阿岱汗的任礼十分看重。

与此同时,虽然亲政不久,但是,从那个时候起,太上皇便已经有意要对瓦剌动手。

虽然长远来看,任礼的这个建议,会加重军屯废弛。

但是,短时间之内,的确对边防有好处,能够为之后对瓦剌动兵做准备。

因此,自那之后,边将开垦荒地,只需向朝廷纳粮八石,便可名正言顺的在户部登记造册,划为私田。

应当说,这个建议通过了之后,任礼在军中的威望迅速拔升,甘肃的边防也的确有了暂时性的明显的好转。

对于这一点,其实朝中的很多人都颇有微词,觉得任礼是在笼络人心,所以才上了这本奏疏。

当然,不管朝中议论如何,这件事情毕竟走的是正常的流程,并没有任何违规之处。

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被提起来,是因为锦衣卫注意到了隐藏在这封奏疏背后的内情。

要知道,任礼并非是第一年到甘肃镇守,早在正统元年的时候,他就受命佩平羌将军印,以副总兵之职出镇甘肃,其后两年间,和虏贼大大小小交战数次,直到正统三年远征阿岱汗大胜之后,回京受封宁远伯。

但是,在京中呆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他便又回了甘肃,升任总兵官。

到正统八年,任礼递上这份奏疏为止,他在甘肃至少已经镇守了将近七年的时间。

于是,一个问题便出现了,是什么样的契机,导致了任礼在镇守甘肃七年之久以后,向朝廷上了这样的一份奏疏呢?

这件事情,在当时没有人深究,但是,当传来任礼谋刺于谦的消息之后,朱祁钰便顺理成章的想到了军屯上头。

于是,他便命人翻出当年的奏疏,让锦衣卫赶赴甘肃详查。

结果,果然查到了一点东西。

当初太宗皇帝北征,以金戈铁马慑服了整个北漠,兵锋所指,无不低头,其中便包括当时的诸多蒙古部落。

永乐后期,太宗皇帝在嘉峪关外,挑选了七个臣服于大明的蒙古部落,设置了关西七卫。

关西七卫地处瓦剌和西域之间,背靠甘肃,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阻隔瓦剌和西域之间的联系,将瓦剌孤立起来,迫使其臣服于大明。

因此,关西七卫和瓦剌之间,可谓是宿敌。

但是,在也先成为太师之后,瓦剌越发强盛,关西七卫在和瓦剌的对抗当中日渐落入下风。

于是,在正统八年的年初,又一次大战失利之后,关西七卫中的赤斤蒙古卫都督且旺失加决定将一部分族人迁徙到肃州附近的也洛卜剌,但是,此举遭到了当时的甘肃总兵官任礼的强烈反对。

随后,且旺失加做出让步,请求在也洛卜剌只建寺庙,驻扎一部分牧民,作为日后大战失利后的临时避难之处。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请求,依旧遭到了任礼的拒绝。

随后不久,也先向且旺失加请求联姻被拒,双方再次开战,赤斤蒙古卫节节败退,不得不龟缩一隅,暂时让出了西域的通道。

而也先在摆脱了关西七卫的钳制之后,从西域获取了大量的物资,进而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开始对大明发起了进攻。

密疏当中所写,到此为止,并没有将事情说的太明白。

但是,其实事情的轮廓已经逐渐清晰了。

金濂作为常年审案的大家,几乎是在看完密疏之后,立刻便梳理出几个重要的疑点。

首先,赤斤蒙古卫虽然偶尔也有截杀西域使臣的状况出现,但是,对于大明一向十分恭顺,而且和瓦剌是死敌。

按照太宗皇帝的设想,肃州和赤斤蒙古卫之间,本就是互帮互助的关系,所以,任礼没有理由拒绝且旺失佳要迁移一部分族人的要求。

其次,任礼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过于强硬,而且,就在且旺失加提出要迁居之后不到一个月,任礼就上奏提议削减边将垦田的赋税。

这两者之间,若说没有联系,只怕让人难以相信。

当然,直觉告诉金濂,除了这些明显的疑点之外,这件事情背后,一定还藏着更深一层的秘密……

将奏疏合上,金濂的眉头紧皱,似乎在纠结什么。

片刻之后,他轻轻叹了口气,神色之间再无犹疑,上前拱手道。

“陛下,此事重大,且时间已过许久,想要彻查清楚,恐怕不易,故臣请命,亲赴甘肃彻查此案,请陛下允准。”

排行阅读

武神风暴

实验小白鼠
无际的大陆、浩瀚的海域、生命的禁区、邪恶的森林、无边的荒古山脉。武神风暴小说讲述了自深渊挣扎逃出的男主角唐焱携带不死天体踏天崛起,嬉笑怒骂间高歌猛进的惊世传奇。…
《朱颜》为《镜》系列前传,讲述了空桑王朝赤之一族的郡主朱颜从逃婚事件伊始,她与身为九嶷山大神官的师父时影间的情感纠葛。空桑王朝的命运随着她命运的走向而改变,包括她收养以后改变整个空桑命运的小鲛人苏摩。权谋之下,个人的情感与命运被掌控,那么逆天改命的那个人,将遭受无法想象的磨难。这是一段少女的冒险,也是一段瑰丽的奇幻史诗。 朱颜/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时影/预言者死于谶语,是定数。 苏摩/他戒备、阴冷、猜疑,对一切都充满了敌意和不信任。

牧神记

宅猪
牧神记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做个春风中荡漾的反派吧! 瞎子对他说。 秦牧的反派之路,正在崛起!
两年前,她是丑逼,我是男神; 两年后,她是校花,我是屌丝。 三天被打七次,我也屹立不倒! 你看,我以前能保护你,现在也能保护你。左飞 两年后,左飞开始一段热血传奇!
一粒尘可填海,一根草斩尽日月星辰,弹指间天翻地覆。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冰火魔厨

唐家三少
七柄绝世神刃。冰雪女神的叹息——晨露刀。火焰之神的咆哮——正阳刀。自由之风的轻吟——傲天刀。大地苏醒的旋律——长生刀。神机百变的六芒——璇玑刀。贯通天地的曙光——圣耀刀。永世地狱的诅咒——噬魔刀。这是七柄神刀,也是七柄拥有着冰、火、风、土、空间、光明、黑暗的魔法杖。最重要的,它们还是主角的——菜刀。
具有重度自闭和学者综合征的物理学家霍渠,在最无助的时候,邂逅了重生而来、好运无敌却孑然一身的影帝郁清欢。两个孤独的人在一起相互温暖、相互关怀,郁清欢用自己的温柔和善良,渐渐帮助霍渠走出了自己的小世界,同时自己也变得不再孤单。

六爻

priest
程潜,程家三子中行二,父母的冷待造就了他凉薄的个性。本想当个本分度日的程二郎,却还是被见钱眼开的双亲半卖半送给云游的道人,自此主角被迫踏上坑爹的修真之路。 虽说自古修真者得道飞升的难以数计,可是门派败落师傅靠不住,众弟子不外乎草包无能,大师兄还是极品事儿精,修仙之路可谓前途未卜。且看程潜如何韬光养晦,修得大成,带领众弟子重整旗鼓。 作者的文笔温润中蕴含力量,行文流畅娴熟,自成风格。 设定以古代道家修真为背景,同时融入六爻,一种比较神秘的流派元素。主要讲述了淡漠隐忍的少年在机缘巧合之下走上修真道路的逆袭故事,通过对情节的准确把握,描写出主角鲜明的性格特质,以及随着机遇变化而渐渐浮现的感情脉络。
#轻松甜文,主角开挂##最大的挂是主角抽的卡##主角抽出来的是他CP#2VS2对抗竞技场红色荒漠中,袁三胖朝旁边的队友吼道:“吴非,你再不放你老公出来咱俩就都死绝了!”吴非万般紧急中吼了回去:“别瞎说行不?!再说不是我不放他出来是他自己闹别扭不出来啊!”随着轰然一声火光爆开,挡在他们面前的三胖的千年老鼋重伤,被迫退场。对方计划者的技能光点已经瞄准了己方两人。吴非已经准备闭眼等死。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小说男主角李长寿,重生在封神大战之前的上古时代,成了一个小小的炼气士,没有什么气运加身,也不是什么注定的大劫之子,他只有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修仙梦。为了能在残酷的洪荒安身立命,他努力不沾因果,杀人必扬其灰,凡事谋而后动,从不轻易步入危险之中。藏底牌,修遁术,炼丹毒,掌神通,不动稳如老狗,一动石破天惊,动后悄声走人。本来李长寿规划中,自己会一直躲在山中平安无事的修行成仙,直到有一年,他的老师父静极思动,又给他……收了个师妹回来……

万道龙皇

牧童听竹
少年陆鸣,血脉被夺,沦为废人,受尽屈辱。幸得至尊神殿,重生无上血脉,从此脚踏天才,一路逆袭,踏上热血辉煌之路。噬无尽生灵,融诸天血脉,跨千山万水,闯九天十地,败尽天下英豪,修战龙真诀,成就万道龙皇。

有匪

priest
后昭建元十七年,山河分南北而治,战火连年,传说中的绝代高手相继陨落,只剩下一个隐藏在十万大山中的四十八寨硕果仅存,人才凋敝,黄尘老尽英雄。 本文讲的是“奉旨为匪”的四十八寨大当家之女周翡离家后,历尽艰险,终于成就一代名刀的故事。 本文出场人物众多,各有故事,主人公性格有趣,剧情起落分明,可读性较强。
最新小说: 解甲将军的宠妻日常 超神机械师 就等你上线了 斗破之魂族帝师 和宿敌结婚当天一起重生了 万族之劫 魔域 妖神记 我的姐姐是大明星 校草怎么还不和我分手[穿书] 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