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仙逆网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三百八十二章:处理结果

第三百八十二章:处理结果

马上记住仙逆网,如果被/浏/览/器/强/制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了,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翌日,是每旬一度的常朝,按例,在京文武官员,七品以上俱要参加。

一大清早,天还没亮,老大人们就候在午门外头,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小声的议论着。

京城当中从来都藏不住什么消息。

更何况,叩阙虽然被按了下来,但是,当时参与的人那么多,在都察院外头闹得动静又那么大。

短短的一天时间,满朝上下就都知道了,某左副都御史图谋不轨想要煽动叩阙,邀名买直。

结果到最后闹了个虎头蛇尾,被总宪大人和于少保当街呵斥,不仅好不容易拉起来的一帮官员作鸟兽散,而且自己也搭了进去,被锦衣卫丢进了诏狱里头,怎一个惨字了得?

和此事无关的老大人们,快乐的吃着瓜,顺便嘲笑一下昨天那帮有头没尾的参与者胆小怕事。

至于亲历者,则是默默无言,恨得牙痒痒。

昨天的场景,那帮锦衣卫的绣春刀差点就捅到他们身上了,换谁上不得怂?

摸了摸袖子里的奏本,老大人们心里打定主意,决定要好好的弹劾一番锦衣卫。

你说啥,为啥不继续弹劾王文?

当我傻吗?

没见领头的都进去了,昨天被总宪大人骂成那样,谁还敢继续找死……

开宫门的时候快到了,纠仪御史以及开始整队,朝臣们文武分列,略显嘈杂的声音也渐渐平息。

不同于一帮不明情况的朝臣们的轻松,站在前头的几位大佬,脸色都无悲无喜,冷淡的很。

仔细观察的话,明显能够感觉到,翰林院这边的气氛有些低落,内阁这边也有些奇怪。

尤其是次辅高谷,顶着一双大大的黑眼圈,明显是昨天晚上没有睡好。

洪亮的钟声响起,沉重的宫门被缓缓推开。

在礼官的指引下,群臣自左顺门而入,过金水桥,入奉天殿。

常朝的礼制,老大人们都是轻车熟路,这种场合,能够拿出来的奏本,基本上都是提前已经决定好了的。

真正的决策过程,基本上都是在早朝上。

常朝最重要的作用,是将大佬们商量好的众多政务集中起来,公布给在京的所有官员。

因为带有礼仪性质,所以常朝的奏事有严格的规制和顺序,最先出班的是吏部尚书王文。

他老人家手捧笏板,面色肃然,奏道。

“启奏陛下,京察进程已经过半,吏部议新转迁降调官员八人,翰林侍读彭时母丧,请归家守制,翰林修撰裴纶,外放镇江府为府推官,翰林编修刘俨,补陕西道巡按御史,户部主事韦彭,调任河南道巡查御史……”

天官大人的口气平静,不带丝毫感情,但是底下却迅速掀起一阵议论之声。

京察的事情,朝野上下是都知道的,甚至于这段时间,都察院因为这件事情,快跟吏部闹翻了,一封封的弹劾奏本往上递,据说差点还纠结聚众,要叩阙弹劾。

结果这都察院这边还没理清楚呢,这位天官大人,这就把矛头对准翰林院了?

而且比针对都察院的时候,还明目张胆!

要知道,贬谪都察院的那些御史,好歹还是经过了正经的考核,有据有例可查。

可这回翰林院这边,连考核结果都没提,直接就是转调名单。

不仅如此,这八人的名单,虽然说是转迁降调,但是实际上,全都是降调。

彭时还算体面,刚好碰上母丧,按照正常的规制要回去受制。

但是其他人……

翰林清贵,是清流中的清流,之所以那么多人都愿意挤破脑袋往翰林院里坐冷板凳,不仅仅是因为那份虚妄的名声,更重要的是,有实实在在的利益。

按照惯例,翰林官员补缺清流京官,正常情况下,会迁升一到两个级别,如果有合适的的机会,甚至直接升三级也不是什么难事,这就是翰林资历的作用。

如果是外放,正常就是迁升三级,一般是地方布政使司的四品参议或者是四品知府。

但是这一次,别说是迁升了,基本都是平调,外放,甚至还有降职的……

天官大人是疯了吗?

要知道,翰林本身就不是好欺负的人,如今的翰林学士萧镃就不说了,内阁的次辅高谷,阁臣江渊,大理寺卿杜宁,都是翰林出身。

更不要提,翰林一脉还有一位重量级的大臣,工部尚书陈循,他老人家虽然不在京中,但是地位摆在那里,这么做未免有些打脸的嫌疑吧?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王文说完之后,殿中没有任何的反应,甚至就连天子也没有多问,直接了当的就是一个“准”字,就将事情敲定了下来。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一个大佬站出来哪怕质疑一句,仿佛这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政务一般。

接着是户部,禀报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支出情况,并且已经初步制定好了互市的计划以及和蒙古使团谈判的前期准备,不日就会启动正式的谈判。

兵部这边也没什么大事,西南苗乱已经平定了大半,保定伯梁瑶的行动力还是很足的,接到诏命之后,雷厉风行即刻出兵,先解平越之危,其后连下数城,捷报频传。

唯一让老大人们有些不安的是,瓦剌似乎有所异动,各处关隘都请求增兵,以备不时之需,但是总体来说,边境局势还算平稳。

然后是刑部,靖远伯王骥和提督军务大臣侯琎已经被押回了京师,关入诏狱当中,南京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联合调查公文,也已经送到了刑部,接下来,就是京城这边的审讯工作。

金老大人总算秀了一把存在感,请求由刑部主持,在七日之后启动三司会审。

工部尚书不在,所以存在感不高,侍郎王伟回报了近期的修河情况,据说已经开始准备动工。

最后礼部这边,最近在忙的唯一大事,就是选秀事宜,经过礼部初选,内宫二选,太后终选,最终确定了最终的名单。

选出了妃一人,嫔一人,才人四人,答应四人,只待天子允准之后,便可以着手遣使册封。

这份奏本一上,倒是破除了京城当中的某些流言。

要知道,这次的选秀特殊,在胡濙的力主之下,选出了原本只有大婚选秀当中才会直接中选的四妃之一的贤妃。

本来,京中有许多人猜测,这个贤妃的位置,是给成国公府的母家表妹留的。

但是如今名单落定,这位贤妃李氏,却是府军左卫指挥使李通之女,和成国公府没有丝毫关系。

至于其他中选的后妃,大多都是来自书香世家,或者是千户之家,身份都没有特别高的。

六部禀奏结束之后,接下来便是各院,寺,监,禀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天子都是照准。

不知不觉,一个多时辰过去了,按照流程,常朝也该差不多结束了。

就在老大人们都已经饿的饥肠辘辘,想着赶紧回家吃个早饭,然后赶去衙门上班的时候。

头前内阁序列当中,高次辅迈着沉重的步伐上前,深吸一口气,开口道。

“臣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高谷谨奏,近日以来,臣体弱多病,精力不济,恐无力担负朝廷政务,乞请陛下垂怜,准臣致仕归乡,颐养天年。”

排行阅读

陈家有儿郎,风度又翩翩,年少有才情,才高又八斗,谁家女儿慕。 穿越成了农家子弟,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的读书改变命运,然而 姓陈没错,恩师你起什的这叫什么字?陈什么世美?! 陈世美这个名字是谁都能用的吗! 更加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目前,似乎是在宋朝?! 陈蛋蛋:妈卖批,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出来,特么我叫陈世美

李鸿章传

梁启超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著者于时局稍有所见,不敢隐讳,意不在古人,在来者也。梁启超

花神录

柏夏
柏夏著的《花神录(上下)》讲述了女主狄姜在太平府南大街的尽头开了个药铺,不医人,只医鬼。她有两个伙计,一曰问药,二曰书香。药铺对面有家棺材铺,专门替人处理债务,钟旭是棺材铺的掌柜,也是白云观第七十二代掌教,一个专司抓鬼的道士。人生信条是有妖皆翦,无鬼不烹。

窦娥冤

关汉卿
《感天动地窦娥冤》(简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刊行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 全剧四折,写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有一次他被她跟烦了,板着脸问:“赵默笙,你为什么老是跟着我?” 她睁大眼睛:“以琛,是你笨还是我笨,哎,你那么聪明,一定是我笨了,我怎么这么失败,追了半天人家都不知道我在干什么!”

我的姐姐是大明星

卖报小郎君
某年某月某天,姐姐忽然说:我要做明星。 秦泽淡定道:老姐,你想被老爹活活打死,我不反对。 姐姐义正言辞:秦泽,姐姐照顾你这么多年,这个锅,你必须背。 这是一个姐姐不断坑弟弟的故事。 秦泽:妈蛋,还好我有系统!

苍兰诀

九鹭非香
小兰:“……”

绝代名师

相思洗红豆
市二中的金牌老师孙默落水后,来到了中州唐国,成了一个刚毕业的实习老师,竟然有了一个白富美的未婚妻,未婚妻竟然还是一所名校的校长,不过这名校衰败了,即将摘牌除名,进行废校处理 孙默的开局,就是要帮助未婚妻坐稳校长之位,让学校重回豪门之列。 孙默得到绝代名师系统后,点废成金,把一个个废物变成了天才,在孙默的指导下,学渣们一年学霸,三年学帝,五年学神,很快可以变成王者级的大BOSS! 竟敢说我这名师徒有虚名?剑豪、枪圣,刀魔,圣女,无双国士,一代魔帝,两大圣人,三大至尊,统统都是我教出来的,就问你怕不怕? 我最喜欢把青铜杂鱼带成王者BOSS,孙默如是说!

绝世丹神

一颗葡萄树
丹帝降生,借体而存,重拾武道,傲视寰宇。一道光芒突然间冲入牛棚,蓦然间牛棚少年睁开了双眼,那双目中所爆发出的炙热光芒,足以驱散迷雾,迎来烈阳,这时丹帝叶城重生了。叶城寿元耗尽,但所在魂魄强悍,已入化境,以帝陀转魂丹藏魂再生

时光教会我爱你

一片口香糖
很多人问时敛森,你究竟看上林鹿哪一点? 沉思片刻,他答:“举个例子吧,同样一只月饼,有人喜欢甜的,有人喜欢咸的,而我偏偏喜欢五仁的。” 林鹿欲哭无泪:“时先森,你口味真重。”

浮生六记

南康白起
浮生六记 BY南康
李鸿章与慈禧,由周骥良所著
最新小说: 明人不说暗恋 冰火魔厨 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 盛世医妃 剑仙在此 烈火浇愁(重修版) 大宋宫词 神隐 成化十四年 论以貌取人的下场 家有Omega初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