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仙逆网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320章 野战炮北上抗东掳

第320章 野战炮北上抗东掳

马上记住仙逆网,如果被/浏/览/器/强/制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了,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明廷因为东掳的再一次入关为惊慌不已,崇祯和几个内阁大佬们更是不顾陕西、河南等地的剿贼局势,大规模抽调中原剿贼的兵力北上抗击东掳。

如此情况下,洪承畴直接被调往北线,洪承畴可不是一个人去的,他更是把好几万陕西、河南等地的主力明军带走了一部分。

其中主力是陕西方面的明军,还有一部分则是河南地区的兵力,其中包括了左良玉派出的五千人,吴三桂率领的近万人。

只不过这些兵力想要北上京师一带和东掳作战,少说也得几个月了。

毕竟大军一路北上是需要时间的,哪怕一路上后勤充足都得走好久,更别说明廷给洪承畴他们只是下了调兵北上的命令而已。

至于后勤补给……

不好意思,这得洪承畴以及其麾下的将领们自行解决。

所以洪承畴要带兵北上,还得先凑集大批的军需,同时行军的过程里也需要不断的和各地方接洽,以在当地官府的配合下征集军需。

如此情况下,洪承畴所部想要顺利抵达京师一带,那需要的时间可久了去。

北方巨变的消息,一时半会的也没有传到南边的明军将领,尤其是史可法等几个核心统兵将领的耳中来,就算传过来了也影响不了史可法等人的决策:抗击楚贼东进!

毕竟距离太远了,光是消息传递来回都得差不多一个月呢。

如果要做出实际反应,比如说调兵,没有几个月根本做不到。

更何况在楚贼大军压境,九江一线局势越来越紧张,楚贼随时都能东进的情况下,现在长江沿岸,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官员和士绅们,根本就不关心北直隶那边的情况。

即便关心,也不觉得北直隶那边会有什么不可挽回的风险。

毕竟东掳绕道蒙古入关,撑死了也就是劫掠一波而已,影响是恶劣,但也就那样了。

退一万步说,哪怕明廷在北直隶一带不进行抵抗,只死守京师,放任东掳在北直隶其他地方劫掠的话,这些东掳用不了几个月就会退走。

要是东掳大军在关内待太久了,一旦蓟辽尤其是辽东方向的明军给杀回来截断退路,再加上洪承畴等紧急援救京师的中原兵力进行配合,搞不好入关的东掳大军都要全军覆没……

所以,东掳入关后,基本上都会在明廷大军反应包抄之前,完成劫掠然后撤出去!

至于京师的安全,江南士绅们倒是不用太担心,东掳野战是厉害,但是攻城的能力还差了点,在关外连锦州这些地方都没能拿下呢,更别提强攻京师了。

嗯,以正常的军事角度去看的话,京师就是一个坚固无比的大堡垒。

只是很多时候,战争的胜负,一个城池能不能守住,军事只占据了其中一方面而已,有时候空有数万大军驻防,但是也会出现被攻克的情况,比如被偷袭,比如说有守军反正打开城门等等。

楚军攻克襄阳,靠的就是偷袭。

原时空里李自成能轻易拿下京师,靠的是一路不断投诚反正的明军官兵。

最后连城门都是守军自己打开接李自成进去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京师被攻破了,崇祯完蛋了,大部分江南权贵士绅其实还是不怎么关心,他们只关心江南这一片小地方的局势安全,只关心楚贼什么时候杀过来。

这天杀的楚贼要是杀过来了,那可是要收税的,而这比东掳可怕多了!

毕竟东掳哪怕是杀进来了,奉行的政策大多也还是明廷的那一套,还是会优待士绅的,嗯,至少现在东掳是这么对外宣传的。

东掳搞士绅一体纳粮,那是雍正年间干的事了,现在的江南士绅们可不会想到大几十年后会有这么一套东西出现。

也就是说,在江南士绅,乃是在所有士绅的认知当中,东掳虽然是异族,但是只要尊儒家,善待士绅,那么异族入住中原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但是楚贼……

那些天杀的楚贼竟然敢找老子收税,比李自成那些流贼更可恶……

必须干死楚贼,否则国将不国,百姓哀叹,白骨遍地,野无青草,十室九空……

东掳问题?那是名义问题,平日讲一讲就好了,具体做不做另说。

流贼问题?这是小问题,能剿就剿灭,实在不行到时候让李自成他们当皇帝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李自成不找他们收税,继续让他们当官,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楚贼问题?这是原则问题,没有任何妥协的可能性,除非……

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

嗯,这一点大部分湖广士绅在过去一年里已经做出了表率。

楚贼杀过去之前一个各种剿灭楚贼,干掉灰贼,把罗逆千刀万剐的口号喊的震天响,楚贼真杀过去了,一个个跑的比谁都快,当跑不掉要交税了,一个个交税比平民交的还积极。

税务部尚书陈星凯对这些人的评价就是:都他妈是一群贱骨头!

相反,川东云贵一带的土司们就好多了,人家才不管你明军还是楚贼又或者是流贼,想要杀进他们的地盘里,都跟你玩命……

之前张献忠想要入川,被四川里秦良玉为首的土司兵揍了个满头包,楚军入川了,这些土司兵同样顽抗不退,搞的楚军去年就杀入川东了,但是现在还是没能拿下巫山县。

其中固然有楚贼在川东一线没有投入重兵的缘故,但是依旧证明了这些土司兵们抵抗的决心远超明军。

毕竟楚贼在川东一线的兵力,纵然以第四守备师这种守备部队为主,但是楚军里的守备军的待遇和装备也都是不差的,放在明军那边,妥妥的都是主力野战营哨军,大部分士兵拉出来那都是职业战兵,并且后续又陆续配属了多门两斤半野战炮,十八斤臼炮等火炮。

论战斗力,明军那边估计也只有把边军拉出来才能玉指相提并论了。

但是这样的第四守备师愣是被堵在川东进不去。

——

东掳绕道蒙古入关,丝毫可以影响到史可法为首的江南一带的官员们的积极备战,抗击楚贼东进的动作。

七月初四,有一批明军抵达湖口!

这一批明军,并不是普通明军,而是三千名新标军,并且随同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十多门的红夷大炮。

史可法亲自带湖口的码头迎接这一批明军。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千名新标军以及十多门的红夷火炮,并不是属于史可法这个安庐巡抚麾下。

而是属于应天巡抚麾下!

并且这支新标军比楚军走的更加极端,三千步兵里,除开炮手和其他辅助兵力外,大概有两千多人步兵。

而这两千多步兵里,有大概一千七八人都是火枪手,长矛手数量只有区区五百多人。

这样的兵力比例,让史可法看的都无语……

虽然说新标军讲究枪炮吧,但是你也不能搞这么多火枪手啊,步兵里一半火枪手就差不多了,再多的话,近战是要被一冲就崩溃的啊……

看着这些火枪手,史可法也没有和别人争论的想法,只是默默的从其他部队里调了上千名长矛手过来。

自从去年杨嗣昌开了头,再加上楚军的彪悍战绩,而更重要的是楚军主力部队的模式让明廷的很多督抚们看到看可以轻易效仿的可能性。

所以现在明廷很多督抚都在搞新标军,有些人老老实实按照楚军的标准搞,比如杨嗣昌,史可法,就连洪承畴、左良玉他们基本都是这么一个路数。

而有些人嘛,不知道脑洞比较大还是真心信任火枪手,又或者是不舍的花钱,搞出来的新标军里火枪手的比例非常大。

甚至听闻江南还有新标军是清一色的火枪手,连一个长矛手都没有……

简直惊掉了史可法的下巴!

说实话,史可法多少也能猜到他们的想法:省钱!

新标军,这玩意练起来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说容易……不就是弄一堆红夷火炮和火枪嘛,再招点青壮过来练上几个月嘛,也没多难啊,甚至比以前的那种传统旧军都还要来的容易,还省钱。

传统旧军想要练出战斗力来,那可不容易,刀盾手长矛手弓箭手,全都是需要长时间训练的,短时间内很难速成。

说难,那是如果你想要把自己的新标军,练到能达到楚军主力部队的水准,那么训练强度要非常高,所需的伙食也大,对装备的要求也高。

这样一来,这花销比传统军队还要高,而且是高得多!

楚军主力部队,明军新标军,这种新式的军队,上限很高,但是下限也很低……

你随便找一群农夫,给他们其中一半人发一根长矛、一半人发一支火枪,再随便训练一个月也能拉出去了。

这种兵力,按照明军的装备成本以及伙食成本,人均成本估计也就五六两银子左右。

但是如果你想要达到楚军主力部队的水准,那么花销可就大了。

哪怕是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的长矛手这玩意训练也不容易。

楚军里光是那一堆重甲长矛手的装备就得人均几十两银子呢!

更别说重甲长矛手对体能要求很高,这天天吃的都比普通士兵多。

想要练出一群好的长矛手,这花销可比训练一群火枪手还贵,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督抚搞新标军的时候,往往更倾向于编练更多火枪手,缩减长矛手的缘故。

无他,省钱!

楚军里,一个穿戴盔甲的重长矛手训练是非常麻烦的,战术动作不少,同时对士兵的体能、勇气、纪律要求性不低。

楚军里的普通士兵当中,骑兵薪资最高,待遇最好;其次就是炮手(特指炮组成员,不包括炮兵部队里的辅助兵力),再过来就是重甲长矛手了。

再往后,才是火枪手和轻甲长矛手等普通步兵兵种。

至于刀盾手,这个兵种在楚军里已经是越来越少了,早期半吊子骑兵还不多的时候,楚军还会用刀盾手作为侦查兵力,但是随着半吊子的骑兵越来越多后,一般侦查任务都是由这些半吊子骑兵进行了。

值得一提,很多半吊子的侦骑,基本都是以前的刀盾手改行来的……

楚军列阵作战的时候,嗯,包括对面的明军!

步兵们列阵作战的时候,火枪手,甭管你是用鸟铳还是元年式火绳枪,那都是作为辅助火力使用的。

当短兵相接的时候,长矛手就是绝对的近战核心。

而火枪手因为过于松散的队列(火绳枪没办法紧密列队),进行肉搏战的时候,火枪手单独列阵的话,基本不可能维持阵型,很容易被敌人分割导致产生混战。

但是长矛手不一样,长矛手可以紧密列阵,依托阵型进行作战。这年头的步兵之间的列阵作战,往往看的就是双方的长矛手发挥如何,谁家长矛手先怂谁就先崩溃。

火枪手的战术作用,则是尽可能的在双方进行短兵相接的时候,持续开火杀伤对方的阵列,迫害敌军的阵型,而且很多时候都会对着敌人的前排重甲长矛手打……

拉近距离后,没有枪刺或刺刀的火枪手一般都会退后,依靠长矛手进行掩护并持续开枪。

楚军那边特殊一些,楚军的火枪手都是装备枪刺的,有时候会在近距离开枪后,就干脆不再开枪,而是直接端着上了枪刺的火枪化身短矛手,和长矛手一起进行作战。

不过这都是建立在敌军阵列已经崩溃,痛打落水狗的时候。

如果对方阵型依旧稳固,那么楚军的火枪手也会退后,依靠长矛手的保护继续进行火力输出,直到对方阵型崩溃后,再跟随长矛手发起冲锋反击。

纵观当代的明军,乃至楚军的战术,那么就会发现,近战核心依旧是长矛手,而长矛手的训练可不容易。

可不是随便拉个民夫,然后发一杆长竹竿就能拉出去打仗的。

没有充裕的体能,普遍在四米五甚至更长的长矛,你都不可能长时间时间握住,更别说进行捅刺作战了。

而前排的长矛手往往披甲,大多还是重甲。

这一身几十斤的盔甲穿上去,再搭配一根四米五长的长矛,这一身负重可不轻。

而列阵战斗又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解决的时候,除非是紧急遭遇战,要不然常规列阵战斗的话,前期磨磨蹭蹭好几个小时很正常。

如果是大热天里,穿着几十斤厚实的盔甲,提着一根四米五长的长矛,都不用干别的,仅仅是原地站几个小时都不容易。

更别说,实战中这几个小时里还会不断的进行阵型的变化,试图通过阵型的变化来取得优势,比如迫使敌军跟着进行变换阵型,一旦对方阵型变换的时候应对失误,那么就会造成阵型漏洞,而那个时候往往也就是战斗真正爆发的时候。

这就对将士们,尤其是身披重甲的士兵们体能要求非常高。

没良好的体能,光是穿着盔甲列个阵都能累死你。

而体能又是建立在训练之上的,而训练又是建立在伙食供应上的。

想要训练出来一群体能优秀,战术素质过硬的长矛手,你得准备大批食物。

而楚军能这么搞,一方面是不差钱粮,另外一方面大楚帝国比较特殊,这说是建立一个国家了,但是这个国家是建立在军队的基础上的,军队方面的军费能够得到保障,没有文官敢贪腐军费。

先有保乡军才有的大楚帝国!

这个先后关系不能搞乱了,不然的话,是很那理解大楚帝国的诸多看似奇葩的政策。

文官们要是敢对军费伸手,那些暴脾气的将领是真的会把文官塞进炮管里打出去的……

楚军,也不仅仅是长矛手体能好,耗费大,其实火枪手的耗费也不小。

因为火枪手也需要进行实弹训练啊,也需要训练体能啊。

同时楚军的火枪手除了火枪射击训练外,还会进行近战训练。

毕竟火枪手很容易就会陷入混战当中,所以火枪手会专门进行枪刺搏杀训练,尤其是混战之中的训练。

使用枪刺进行混战搏杀,这是楚军里的火枪手的必修课,而这也是有别于其他军队火枪手的一大特色。

因为其他军队的火枪手,基本没有成熟可用的枪刺或刺刀,火枪手近战要么直接用枪托,要么干脆用刀、剑。

不对,现在还有一支军队的火枪手也是配属枪刺的。

对面楚贼这么搞,他们新标军没道理不搞啊。

而有了枪刺后,明军新标军的将领们发现,火枪手的近战能力提升了不少,甚至都可以充当短矛手来使用。

既然如此,那些死贵的重甲长矛手也就可以酌情减少一部分了……

至于自家长矛手被敌军的重甲长矛手杀过来,会不会被打的生活不能自立,这一点不少督抚以及将领们认为,这怎么可能!

只要有枪炮在,完全可以在敌军杀过来之前就把敌人干掉,等到那个时候,火枪手们要做的就是打一打已经队列完蛋的敌军残部,收拾残局而已,枪刺足矣!

反正对面的楚贼就是这么干的,官兵和楚贼的多次交战里,大部分都是冲都冲不过去,就被楚贼的枪炮给干趴下了。

这没道理换到自家的新标军就干不成啊。

火枪,我们有,比质量好的丈半长矛都多,还便宜……

火枪手,更是多的不得了,外头大把农夫,随便抓一批过来练上个把月就是一批粉嫩的火枪手。

火炮嘛,这个虽然有点难度,但是红夷火炮对明廷来说不算什么大问题,毕竟明廷玩红夷火炮都几十年了,甭管是几千斤的红夷大炮,还是大几百斤的小号红夷大炮,明廷都能仿制打造,只要钱不是问题,多了不敢说,但是少一些还是能搞出来的。

人家杨嗣昌之前在长沙就造了三四十门两斤半乃至五斤的野战炮呢。

火炮的机动问题,楚贼已经帮我们解决了,直接弄个双轮炮架就是了。

至于明廷穷的叮当响那来的经费……这个你不能真指望朝廷啊!

人家杨嗣昌连湖广新标军可没要明廷一个大子啊……史可法练安庐新标军,待遇好一些,但是前后也就拿了朝廷三万多两经费,左良玉练新标军,甚至都懒得找崇祯要经费。

哪怕不是新标军,那些传统明军旧军们,人家也没靠朝廷过日子啊。

比如吴三桂所属的关宁军,朝廷拨给的银子就那么一点,根本就不够,他们是怎么养军的?自己屯垦,走私做生意赚一点,打仗的时候抢一点。

其是有机会入关作战的时候,那基本都是去一次吃三年,不捞足了钱粮那是绝对不可能返回辽东的。

今年吴三桂带兵入关,好几个月里,说是打楚贼,但实际上楚贼的毛都没见着,光顾着抢钱抢粮往辽东送回去了。

如今明廷的各军,甭管是文官统带的新标军,还是左良玉、吴三桂等人统领的传统旧军,那都是军需自筹,或找士绅摊派,或找地方官府索要,或私自设卡收钱,甚至做生意。

最后免不了纵兵自取,甚至这个方式还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你瞧,这么一搞,这编练新标军的经费不就有了嘛。

只是钱不多,得省着花而已。

同时也会部分钱粮会被按照规矩被漂没,进入各级官员将领的口袋而已。

但是钱,多少还是有一点的。

而不少督抚、将领们觉得多练火枪手能省钱,所以都不约儿童的增加了火枪手的比例。

就算是长矛手,很多也是轻甲或干脆是无甲的长矛手,至于重甲长矛手,那玩意太贵,能少几个是几个……

如此,也就搞出来了应天巡抚新标军前军这么一个奇葩出来!

三千新标军,除开炮手等兵力外,两千多人的步兵里,一千大几都是火枪手,长矛手只有区区五六百人,并且还是轻甲长矛手……

搞的史可法都准备从其他地方临时抽调一批长矛手和他们配合作战,否则的话,史可法担心这支新标军在战场上的表现,比传统旧军还要不堪……

虽然这个应天新标军前军奇葩了点,但是史可法却是没有任何的责怪,甚至在当天晚上亲自设宴款待应天新标军的将领们。

毕竟这好歹也是一支新标军,自己补充一千多长矛手过去后,那么就能凑出来大概三千人左右的步兵,足够充当战场上的主力使用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带了十多门的红夷大炮。

这十多门的红夷大炮里,是清一色的两斤半野战炮,嗯,这玩意也是目前明廷里风头最大的火炮,被称之为两斤半灭贼炮,基本是个明廷控制下的火炮作坊,目前都在仿制这玩意。

因为这种火炮仿造起来简单比他们造红夷大炮还简单!

两斤半野战炮,本身就是宋铁匠从红夷火炮简化而来,整体结构上和传统的红夷火炮的炮管其实区别不大,甚至因为炮管更短,铸造起来还要更简单一些。

如果不够简单,当初还处于保乡军时期的大楚帝国,就那么点工匠,技术太高也搞不出来啊。

两斤半铁铸火炮,这玩意的技术难度对明廷的造炮工匠们来说没有任何的技术难度。

除了核心的炮管外,另外一个核心部件,也就是炮架。

而炮架这东西,说开了也就是一个创意,一个思路的问题。

至于技术问题,有个屁技术问题……就一个铁架子而已。

实在不行,你都可以不用铁铸造炮架,而改用厚木制造炮架,嗯,人家东掳那边就是这么干的。

你随便找个懂得造马车的木匠都能给你搞出来,至于还要懂造马车的木匠,那还是为了造个木车轮……

其中最关键的是火炮行军状态下,是四轮马车结构,里头有个转向结构。这玩意你让他们自己搞肯定要抓瞎,但是人家楚贼都给你打好样了,你抄都还不会抄,那还玩个屁,回家学崇祯上吊算了。

技术简单,威力也不小,铁铸火炮成本也不贵,最重要的是能拉着到处跑。

于是乎,这种两斤半野战炮也是迅速受到了明廷中原以及南方督抚们的重视,至于为什么说督抚不是说崇祯……

人家崇祯还不知道自己帝国下的军队,很多已经用上了这种野战利器了呢。

明廷和楚贼之间的战争,打到这份上,其实和崇祯已经没啥关系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洪承畴率军北上的时候,麾下大军也带了十多门野战火炮北上!

人家洪承畴虽然看不起杨嗣昌的诸多政策,对杨嗣昌搞什么新标军的行为也是嗤之以鼻,但是对杨嗣昌仿造楚贼枪炮这事,还是非常肯定的。

因为他自己也这么干!

在洪承畴看来,楚贼的步兵也就那样,真正让楚贼战无不胜的还是威力巨大的火炮。

尤其是那些轻便的野战火炮,堪称野战神器。

所以在陕西的时候,他一边剿贼,一边对抗楚贼侵入陕西,同时也在搜集工匠仿造楚贼的枪炮,尤其是轻便,非常适合野战使用的两斤半、五斤野战炮。

这一次北上,他也是带了十二门野战炮北上,再加上左良玉所部也带了四门两斤半野战炮北上。

这加起来一共十六门,刚好可以凑一个早期楚制,也是目前明军新标军编制里的野战炮兵营。

在如今的南边战场上,面对动不动九十门甚至上百门火炮的楚贼而言,明军十六门两斤半野战炮根本不够看。

但是面对东掳,洪承畴有信心给他们一个个终生难忘的教训!

排行阅读

全文完结,尽情食用。沈央参加了一档主打素人恋爱的真人秀,他兢兢业业泡妹,没想到……却被当妹子泡了! 这是全世界都在围观两个男孩子在恋爱综艺里搅基的故事,也是一颗陨落的紫微星重焕光芒的故事。
世上最美好的一种感情,就是两情相悦,心有灵犀。某天,例行谈完工作,男人话锋一转:“追了你这么久,有什么想法?”许诩诧异:“你在追我?”男人忍耐的点了根烟,黑眸紧盯着她:“每天陪你晨练、手把手教你射击、整个警队的人叫你嫂子……你以为我在干什么?”许诩沉默片刻:“哦……不用追。”男人心头一沉,语气冷下来:“什么意思?”“我也喜欢你,所以不用追。”“……”她喜欢这个男人。虽然看起来桀骜又毒舌,实际上性感又爷们儿。
前世,她是相门之女,一朝沦落家破人亡。满腔才情只付秦楼楚馆。今生,她为复仇而来,红妆褪尽仇恨深埋,似海深仇誓要改天换日。曾经,她是一代奇女,风华万千才艺无双,一把烈火焚尽,只留千秋艳骨。如今,她是绝世奇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袭青衫风流,成就万古贤名。她是相门孤女顾云歌,她是侯门嫡女沐清漪,也是一代奇才顾流云,她是一代名妓,她是乱臣贼子,她也是一代名相。这是…
贼王世家、五行至尊圣王鼎、封建王朝更替三者有着惊天动地的隐秘联系? 民国时期,天下动荡,军阀割据。奉天小贼火小邪无意中被卷入盗取御风神捕保管的女身玉密谋之中,经历兄弟惨死、亡命逃亡,一路凶险,天赋异禀的他能否化险为夷?传说中的五行世家逐渐浮出水面 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盗术,不可思议的防盗术,匪夷所思的古老盗器一一登场。从秦始皇传至今日的五行至尊圣王鼎到底是否真正存在?两千年封建皇族隐藏最深的秘密一一揭开。
景言曾是景家最优秀的天才,十六岁突破武道九重天踏入先天之境,整个东临城无人能比,却莫名其妙在进入神风学院后境界跌落,成为笑柄。 解开乾坤戒封印,重新崛起,最终制霸天元大陆,成为无数武者仰望的存在。…

莽荒纪

我吃西红柿
番茄继《盘龙》《吞噬星空》《九鼎记》《星辰变》《寸芒》《星峰传说》后第七本小说。 纪宁死后来到阴曹地府,经判官审前生判来世,投胎到了部族纪氏。 这里, 有夸父逐日 有后羿射金乌 更有为了逍遥长生,历三灾九劫,纵死无悔的无数修仙者 纪宁也成为了一名修仙者,开始了他的修仙之路
该书主要是讲述《雪山飞狐》主人公胡斐的成长历程。以主人公胡斐除暴安良为故事的中心,讲述了胡斐为追杀凤天南在路上所发生的一切,特别是主人公与两位女性程灵素、袁紫衣所发生的恋爱关系,让人觉得惋惜与无奈。 如果说郭靖是金庸笔下的“为国为民”的“侠”的理想的化身,胡斐则是金庸“锄强扶弱”的理想的化身。他可以为素不相识的一家三口打抱不平,不为所爱之人的求恳所动。体现出江湖一代大侠在爱情面前是那样的脆弱与无奈。
闻箫转学的第一天,就听到了关于自己同桌的多版本传说——例如常年逃课,打架斗殴,每门课不多不少只考六十分。班主任声音温和:你品学兼优,千万不要被池野影响了学习。同班同学怜悯地看着闻箫:你一定要跟池哥保持距离!曾亲眼目睹闻箫手持废弃塑料管,冷脸将数名对手打趴下的池野灵魂质问:这他妈到底谁影响谁?校园日常文。池野X闻箫,身负传说、骚话很多的攻X进可提笔好好学习、退可拎棍以“德”服人的冷气机受。
《闻香榭》第一部《脂粉有灵》。大唐盛世,神秘低调的闻香榭以其非凡的香品在洛阳独树一帜。 蛇吻果、血莲、曼珠华沙、龙吐珠、因果树、出血菌等世间罕见的奇花异草,被制成各种具有灵异功效的胭脂水粉:可救人的腐云香;使人清醒的三魂香;吸引心上人的迎蝶粉;恶行尽显的焚心香,更有眼儿媚、美人霜、仙人粉 被称为妖孽的异能少年方沫儿,为救人被迫卖身闻香榭,为精怪古灵的婉娘工作。经历了猜忌、痛苦和失落后,沫儿在制香历练中慢慢成长。然而此时,神都洛阳突发异变,闻香榭陷入了从所未有的危机

神纹道

发飙的蜗牛
万古神山之上,上书四字天道昭然! 稚嫩少年,梦观神山,参悟神纹大道,创千百神通,以悍然之姿,横行天下,成就人族浩荡气运。 人族不朽,大道永昌!…

争春园

佚名
《争春园》,又名《三剑传》《剑侠奇中奇全传》《争春园》,是清代中叶以来颇为流行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说它流行,是因为在嘉庆、道光年间,是书在坊间大量刊行。即今所见,则有:嘉庆二十四年己卯(1819)文德堂刊本、道光元年辛巳(1821)三元堂刊本、道光五年乙酉(1825)刊本、道光八年戊子(1828)刊本、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四照堂刊本、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长兴堂刊本、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刊本、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一也轩刊本、同治二年癸亥(1863)集经堂刊本、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刊本等等(其中有一些是复刊本,如光绪己丑本“叙”末缀曰:“光绪十五年岁次己丑仲春月重刊”)。短短几十年内,竟有如此众多梓本行世,其流布之广、之盛,籍此亦不难想见矣。

繁花

金宇澄
繁花原著小说讲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阿宝变成了宝总,经历过成功失败,在沪上弄潮儿女中留下一段传奇,道尽一个时代的情义与至真。
最新小说: 美人为馅 莽荒纪 当年万里觅封侯 拥抱谎言拥抱你 遮天 神医嫡女 向左看,向右转 大宋北斗司 上位[娱乐圈] 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