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仙逆网 > 靖难攻略 > 第577章 夏原吉爱我

第577章 夏原吉爱我

马上记住仙逆网,如果被/浏/览/器/强/制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了,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呜呜——”

高昌车站所见所闻后,朱棣在高昌短暂休息了几日,去看了看正在开荒的百姓,随后才示意东归。

五月初六,大军抵达更名为伊州的哈密,被朱棣关了一年多的夏原吉被释放。

在他被释放的第一时间,他便找到了朱棣,而朱棣与朱高煦他们则是在看刚刚兴建好的行宫。

“这行宫倒是不错……”

站在宫城门口,朱棣抬头看向宫门所写的“太和门”颔首,十分满意。

出发西州前,朱高煦便拨内帑三万贯修建了这座行宫。

之所以修建是为了未来考虑,同时也有着他自己的打算。

巡视西北这种事情,日后他不做,也会有儿孙得做。

江南有南京,东北有吉林城,西北也应该有一个行宫才行。

相比较此前简陋的殿宇,如今的伊州行宫被重新规划修建,不算宏伟,但也绝对不小。

宫城东西宽二百步,内里深四百步,占地二百九十亩,城高二丈、厚三丈,混凝土浇筑并喷洒颜料而成。

宫城有宫殿三座,院落有五十二处,屋舍二百四十八间,仓、库各一座。

虽然只营造了八个月,但该有的基本都有,容纳三千人不成问题。

“走,进去看看!”

朱棣精神了些,大步向前走去。

穿过太和门甬道,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二十亩的广场,而前方便是一座修建在三丈高台上的宫殿。

伊州的太和宫与紫禁城布局类似,不过没有三重城门的布局,殿宇则是仅有三座,分别是太和殿、崇德殿、紫宸殿。

太和殿议事,崇德殿接见使臣,紫宸殿为休息之所。

三大殿中,太和殿最大,其东西宽二十步,南北深十步,其次为紫宸殿、最后为崇德殿。

虽然相比较紫禁城,这里的宫殿并不大,但放在世界各国来看,这都能算得上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了。

太和殿的台基高三丈,殿高四丈,内里空间广大,内里有采光的窗户将一切照得明亮。

“这金砖都是紫禁城剩下的,刚好拿来用了。”

朱高煦陪在朱棣旁边解释着,朱棣满意看着四周一切。

朱祁钺和郭登跟在身后,郭登只是感叹居然能在那么短时间修建如此庞大宫室,而朱祁钺则是目光不断打量,似乎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这座宫殿的主人。

当然,在他看来,这宫殿还是太偏东边了,应该修在伊犁河谷才对。

如果修在伊犁河谷,也方便日后他收拾帖木儿和月既别。

“没事,日后把它拆了搬到伊犁去。”

朱高煦还在和朱棣讲解这宫殿,却不想朱祁钺却已经想着把这宫殿拆到伊犁去了。

“这殿宇不错,这西北之地确实也应该有一座殿宇。”

朱棣虽然年纪大了,却看得很清楚。

大明日后的陆地扩张,肯定是要以西南和西部为主。

西南还没有修通直达的铁路,所以暂时不用着急,但西北铁路已经修抵,所以修建一座行宫很有必要。

不然的话,即便有火车,从养夷将消息传递往北京去,那也最起码二十天了。

二十天能耽搁许多事情,所以将行宫修在伊州确实比较好。

当然,他也觉得将宫殿修在伊犁比较好,但奈何铁路修不过去,人口不够,只有发展了二十余年的伊州有底蕴能修建这宫殿。

“太上皇!太上皇!”

忽的,宫殿外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众人回头看去,便见到一路快走而来的夏原吉着急的“闯”入了殿内。

众人四目相对,比起一年前,夏原吉整个人状态好了些,凹陷的脸颊上都多了不少肉。

与他相比,朱棣的脸颊却因为上次的疾病凹陷进去了,宛若一头病虎。

“太上皇…您……瘦了。”

站在原地,望着朱棣消瘦的身形,夏原吉鼻头一酸,不由躬身作揖。

“你倒是长了不少肉。”

朱棣瞧着长了不少肉的夏原吉,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对夏原吉展示道:

“夏原吉,你看看这大明天子的西宫如何?”

“日后若是西边爆发战事,这西宫便会成为天子亲临的地方,前线的将士也将受到鼓舞,你看看……”

朱棣炫耀着这行宫,夏原吉却哽咽道:

“陛下,您在这里休息休息吧,舟车劳顿太久,得休息的……”

“休息,要休息的,这宫殿我得住上一段日子才行。”

朱棣十分认可,朱高煦闻言也松了一口气。

一路上他都希望朱棣好好休息,可朱棣着急回家,他也拦不住。

如今朱棣愿意休息,他比任何人都高兴。

“老二,再带我们去看看其它宫殿,走……”

朱棣示意朱高煦介绍,敢这么驱使朱高煦的人,恐怕也就他一個人了。

只是面对老爷子的驱使,朱高煦心甘情愿的成为了这太和宫的“导游”,为朱棣他们讲解起了这座刚刚诞生不久的行宫。

时间一点点过去,很快他便将行宫的一切都交代了个清楚。

朱棣很高兴,特意让人赐宴给全城的官吏兵马。

夜晚到来,广场上经过一个下午的忙碌开始张灯结彩,挂上了不少临时编织的灯笼。

尽管不如元宵节时来得明亮热闹,却也差不了太多。

朱棣换上一身绯袍,头戴翼善冠坐在主位,朱高煦坐在一旁。

高台下,数百名官员和上千兵卒坐在位置上举杯畅饮,朱棣则是一手杵在椅子扶手,一手捋着自己的大胡子。

天空之上绽放许多烟花,整个城池的烟花都被购买,于今夜绽放。

就连伊州城也被下旨宣布解除宵禁一夜,整个城池仿佛来到了正月元宵节一般。

瞧着眼前的一幕幕,朱棣嘴角不由挑了起来,笑着喝完一杯酒后,朱棣这才起身对朱高煦道:

“你在这里和群臣们说说话,我自己一个人走走。”

“我陪您去吧?”朱高煦目露担忧,朱棣却抬手打断道:

“让这小子陪我去就行。”朱棣看向了搂着郭登喝酒的朱祁钺,朱祁钺也感受到目光连忙放下酒杯,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作揖。

“太爷爷,您叫俺?”

“还没开始叫你,你就过来了。”朱棣拍拍朱祁钺:“走,陪太爷爷走走。”

“诶…好!”朱祁钺看向自家爷爷,见朱高煦点头,这才跟着朱棣在这太和宫走动起来。

爷孙俩向崇德殿走去,郭登见状叫上几名燕山卫的兵卒远远保护二人。

朱高煦将这一幕瞧在眼底,当下也起身走下台阶,与当地官员吩咐交代起了一些事情。

走在宫道上,由于月亮很明亮,加上天上有烟花,故此朱棣与朱祁钺也不用打灯笼。

朱棣走在前面,朱祁钺跟在旁边,郭登带着燕山卫的几名兵卒就在十几步外紧紧跟着。

走了百来步,朱棣便来到了紫宸殿。

他带着朱祁钺走了进去,直接来到紫宸殿的左偏殿坐在了这里的主位。

朱祁钺懒得搬凳子,直接坐在了主位的脚凳上,靠着朱棣的腿。

朱棣缓了一口气,然后才目光低垂看向背靠着自己的朱祁钺。

“小子,你最近有些骄傲啊……”

“俺还好,俺只是高兴。”朱祁钺喝了两壶酒,不过脑子还是清醒的,就是有些亢奋。

“没骄傲就行。”朱棣颔首,随后突然翘着二郎腿,手放在膝盖上叹了一口气。

朱祁钺闻声转过头来:“太爷爷,您最近怎么总喜欢叹气?”

“大概是老了。”朱棣也不回避这个话题,不过他也骄傲道:

“以我这般年纪上马杀敌的皇帝,古往今来怕是找不到第二个了。”

“那是!”朱祁钺笑道:“俺最佩服爷爷,但俺不想学爷爷,而是想学太爷爷您。”

“怎么?”朱棣好奇询问,朱祁钺却双手张开仿佛躺平般说道:

“俺爷爷太累了,我瞧着他过的都累,更别说学他了。”

“俺要是和俺爷爷那么没日没夜的干,恐怕连七十都活不到。”

“呵呵……”朱棣被逗笑了,但同时也点头认可道:

“你爷爷他是这样的,不过这也算我对不起他,早年是我让他监国,把担子甩给了他。”

“俺不觉得是太爷爷您甩的,因为俺觉得俺爷爷就是这种辛苦命,不让他干他都不乐意。”

朱祁钺啧啧几声道:“俺要是日后当了皇帝,肯定不会那么干,得把事情交给下面人来干才行。”

他说着这话,朱棣只是笑着看着他,不多时突然开口道:

“这次回去,刚好可以去昌平看看我的吉壤,听闻已经修建好了,却没想到那么快。”

所谓吉壤,便是朱棣的陵墓,而朱祁钺闻言道:

“俺之前就想说,爷爷您的吉壤那么大,和太奶奶住一起不孤单吗?”

“傻小子,人都死了还论什么孤单。”朱棣乐呵呵笑着打趣,朱祁钺道:

“您要是孤单,到时候俺就在您旁边建一个小的,或者和您藏一起。”

他咧嘴一笑,朱棣却伸出手做驱赶姿态:“去去去,个人有个人的地,你别来挤我,我也不去找你。”

“您是有了太奶奶就不念俺的好了。”朱祁钺撇了撇嘴,朱棣却在他的三言两语间想到了自家的徐妹子。

“是啊……你太奶奶那是千万般的好,我要是死后能见到她,那其实死也没那么可怕……”

朱棣脸上渐渐浮现笑意,仿佛真看到了自家的徐妹子。

“可您之前不是还说怕死了瞧见高爷爷吗?”

朱祁钺哪壶不开提哪壶,朱棣脑中立马浮现自家父亲的面庞,不由汗颜道:

“你高爷爷那是……不过我们都死了,顶多不过是挨一顿打罢了。”

“太爷爷。”朱祁钺突然收起了笑意,好奇询问道:“您后悔过吗?”

“后悔……”朱棣轻笑着摇了摇头:

“太爷爷没后悔过,后悔那种事是首鼠两端的人才会做的事情,我不要让后人觉得我是首鼠两端的皇帝。”

“再说了,太爷爷和你爷爷要是不起兵,那哪来的你们啊。”

“说不定,我们早死在三十多年前了。”

“小子……”朱棣眼神突然变得深邃起来,眺望着殿外的夜空:

“你爷爷有些累,你得快些长大,帮他挑些担子。”

“你爹虽说也行,但终归不如你机灵,许多事情做的太过谨慎了。”

“你得帮太爷爷看好你爷爷和你爹,我寄大希望于你,大明朝能不能兴旺五代,全看你小子了。”

“一定行!”朱祁钺咧嘴笑道:“俺会让大明朝兴旺五代、六代、七代、八代……就像您带出俺爷爷和俺爹还有俺一样!”

“呵呵,那你得多照顾好身体,得和我活到一个岁数才行,另外还得早些婚娶,别像你爷爷一样,二十几了才有孩子。”

如果要讨论朱棣不满朱高煦哪点,那就是朱高煦生孩子太晚。

尽管朱高煦生朱瞻壑的时候才二十二岁,但朱棣还是觉得很晚,因为他能感受到自己没有太多时间带朱祁钺了,所以有些埋怨。

“俺爹还好吧……”

朱祁钺挠挠头,他也不想太早生孩子,但太爷爷都这么说了,他不糊弄糊弄好像也不太好。

“俺也想早点生孩子,但俺还得读书,等中学读完,俺就生孩子。”“好……”朱棣笑着点头,随后便与朱祁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起来。

一场宴席圆满结束,而朱棣也在太和宫居住了两个月的时间。

然而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明明没有什么病痛,可身体却似乎变得更差了。

七月初十,不知道为什么,朱棣主动提出返回北京,而朱高煦也得早早回去主持西域三都司的局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高煦也适时下令东归。

翌日清晨,他们踏上了返回北京的路途。

坐在车里,夏原吉一直看着朱棣,朱棣则是拿着一些当下市井流行的文本小说翻阅,不再看什么所谓经史典籍。

从伊州前往北京,这一路上经过许多城池,朱棣都想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变化。

正因如此,在火车抵达瓜州城的时候,朱棣便趁着火车加水加煤的时候对朱高煦开口道:

“老二,这瓜州发展如何,你我恐怕得去瞧……”

“太上皇,此事恐怕不行!”

朱高煦还没开口,夏原吉便起身作揖打断了朱棣的想法。

朱棣见状无奈道:“这皇帝还没说什么,你反倒是有意见了。”

“夏原吉,是不是朕给你脸色了,你觉得你可以对朕指手画脚了?”

“太上皇!”夏原吉站在原地作揖道:“外面风沙大,您的身子没养好,还是先回北京养身子吧。”

“朕的身子如何,朕比你清楚,你给朕让开!”

朱棣皱眉呵斥夏原吉,夏原吉却站着不动,依旧保持着原本的姿势。

朱棣伸出手要将他推开,夏原吉立马跪下厉声道:“太上皇,您若是执意要出去,请踩着臣的身子出去!”

“反了天了你!”朱棣看向朱祁钺与郭登:“把他抬去后面的车厢!”

“太爷爷,您这……”朱祁钺有些不太好动手,可朱棣却瞪着眼睛道:

“怎么,现在我连你们两个都吩咐不动了?”

朱祁钺闻言不好说什么,只是将目光投向了朱高煦。

朱高煦摇头道:“父亲,夏原吉也是一片好心,您现在的状态,确实不能吹风。”

“老二,你也开始忤逆我了?”朱棣不敢置信,朱高煦闻言叹了一口气:

“王完者说您不能吹风,您就好好听话吧,起码现在儿臣不想让您出去。”

“让开!”朱棣闻言,直接推倒夏原吉,作势便要出去。

夏原吉直接抱住了朱棣的腿:“太上皇,您不能出去!”

“夏原吉,你个老蛮子!”朱棣被抱着腿,根本不敢走动,生怕拖拽了夏原吉,把这个老臣送走。

夏原吉死死抱着朱棣的腿,双方僵持半天,朱棣最终还是回到了位置上坐下。

他开始一个人生闷气,一句话都不与众人沟通。

时间一点点过去,当汽笛声再次作响,朱棣便知道自己是没可能下车了。

车窗外的景物开始倒退,这也代表着他们距离北京越来越近。

肃州、甘州、凉州……

一座座城池州府被他们越过,时间也不断流逝。

夏原吉一路上都在盯着朱棣,然而现实十分诙谐。

当火车抵达河套定襄府九原县的时候,夏原吉却生病倒下了。

他被转移到了县内的县衙休养,而朱棣也趁机走下了火车。

九原县,在后世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称呼……包头。

对于这里,后世的人只能想到家乡地名被改的包头吕布。

但实际上这块地方不管是后世还是如今,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

随着王回的新政在北方推行,九原成为了北方几个重要的钢铁生产中心。

从林粟到如今,九原的开发已经持续了三十年的时间。

正因如此,朱棣趁着这个机会,刚好提出想去九原的冶金工厂看看。

尽管着急回北京,但夏原吉这两天是走不了了,所以出于散心和考察的心思,朱高煦便同意了朱棣的想法。

他们父子前往当地的冶铁工厂参观,朱祁钺则是带着郭登在工厂外等待。

九原的冶铁工厂有大小二十座,每座每年稳定产出五百吨生铁,合计产出一万吨生铁。

放在三十年前,这个生铁产量足够解决近百万人每年的用铁消耗,但到了如今却不行了。

如今的大明朝每年生铁产量高达四十八万吨,尽管折算为后世的单位不过二十八万吨,但这放在这个时代,也是碾压全球级别的产量。

不仅如此,生铁产量还在以每年12%的速度不断增长,这才是最恐怖的。

九原县人口十二万,县城内有近六成的男丁都是从事冶铁和挖矿的行业,工价都是按照官营工价来发放,日子十分滋润。

简单参观过后,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的朱棣示意朱高煦可以离开了。

俩父子走出钢铁厂区,朱祁钺上前将马车车门拉开,而朱棣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说道:“牵一匹马过来。”

“太爷爷,您现在不能骑马。”朱祁钺担心他的身体,朱高煦也皱眉要开口。

这时朱棣主动开口打断道:“我只是骑着,不奔驰。”

“你们要是不放心,就牵着马缰,这样总放心了吧。”

朱棣说罢,便凝视着朱高煦,而朱高煦也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对朱祁钺吩咐道:“牵马过来吧。”

“是……”朱祁钺无奈,只能牵马走到了他们面前。

朱棣翻身要上马,而朱高煦见状上前搀扶他。

换做以前,朱棣一定会拒绝这样的举动,但这次他却没有。

他心安理得的在朱高煦的搀扶下,翻身上了马背。

朱祁钺要接过马缰,不过朱高煦摇摇头:“你们跟着,我牵。”

“您牵?!”朱祁钺和郭登以及四周卫卒纷纷瞪大眼睛,朱高煦却不予回应,转身牵着马缰,带着朱棣向九原县走去。

沿途都是官道,官道两侧是草场和土丘。

河套的沙漠化很严重,哪怕已经经过大明发展多年,却还是如此荒凉。

“去上面那个山丘看看。”

朱棣开口示意,朱高煦闻言顿了顿,随后头也不回的离开官道,往旁边一座土丘走去。

土丘高数十丈,登山没有道路,尽管不陡峭,可碎石很多,土块坚硬,一不小心就容易滑倒。

好在朱高煦走得很稳健,马匹也没有受惊。

他牵着马,马驮着朱棣,不多时便来到了山丘顶部。

向北眺望,寸草不生的荒凉土丘一座连着一座,向北看去,除了蔚蓝的天空和荒凉的黄色土丘,便再也瞧不见什么。

唯一的景色,兴许就是那天际边形成一线的云彩……

“老二……”

朱棣开了口,朱高煦没往后看只是应了一声:“嗯?”

“辛苦你了。”

朱棣好似叹息的声音让朱高煦只觉得仿佛有一口气堵在咽喉处,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爹,我们还没回到家呢。”

他声音略微有几分不顺畅,朱棣听了出来,却轻轻笑了两声。

“活到这个数,差不多了。”

他的声音从旁边传来,不等朱高煦开口,他就示意道:“旁边那座土丘高些,你带俺上去瞧瞧。”

“好,我带您上去。”朱高煦点头便要走,朱棣却道:“俺小时候喜欢背你,不过现在背不动了。”

“那我背您上去。”朱高煦知道朱棣的意思,朱棣也不客气,熟练翻身下马。

待朱棣趴在背上,朱高煦这才知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头子的体重也变得这么轻了。

他背着朱棣向隔壁的山丘走去,朱棣这时却开口道:

“以前军中的那些人说,儿子能背老子,就代表儿子长大了,老子该服老了。”

“不过是笑谈罢了,您别当真。”

“呵呵……”朱棣笑了笑,许久不曾开口说话。

不多时,朱高煦背着他来到了隔壁的山丘顶部,朱棣看了一眼远方,却还是与刚才一样的景色。

只是渐渐地,他似乎瞧见了什么东西,不由得痴迷起来。

至正二十七年他出生,七岁跟着兄弟们在老朱的要求下像士兵一样穿着麻鞋,裹上缠腿到城外远行锻炼。

十几里路,走不动就骑马,休息够了就下来继续走,自小如此,直到他十岁的时候大明朝立国才结束,

他开始与兄弟们进入大本堂学习,在宫里认识了自家的徐妹子。

十二岁,他被册封为燕王。

十七岁,他与自己心心念念的徐妹子成亲,自此不仅多了个媳妇,还多了一个号称大明长城的老丈人。

成婚后,他被派往凤阳演武练兵,体察民情,为就藩做准备。

二十岁,他率领燕山卫就藩北平,与老丈人开始共事,还结识了被他呼唤老和尚的道衍和尚姚广孝。

这一时期,是他这辈子最快活的时候。

白天他跟着老丈人学习,晚上他和姚广孝论道,疲惫了还能和徐妹子聊天打闹。

三十岁,他率兵出塞,生擒俘虏了乃儿不花这个屡次从自家表兄、老丈人手里逃走的家伙,被自家父亲夸赞。

那个时候他志得意满,而往后的几年,尽管总有些小人说自己的不是,但自己也是一个有父亲、大哥、媳妇爱护的人。

只可惜,他们渐渐都离开了,只剩下了自己……

“老二”朱棣缓缓开口,他的眼睛里出现了一道身影,就在站他们刚刚走上来的那座山丘,站在那马旁边。

“怎么了?”朱高煦看向朱棣,却见朱棣示意他看向马匹处。

朱高煦会错了意,以为朱棣示意回去,所以他背着朱棣往马匹走去。

来到马匹旁边,朱棣仿佛有了力气,他离开了朱高煦的后背,看向了那道示意他上马的身影。

他翻身上马,不等朱高煦反应便抖动马缰,向着另一座山丘奔驰去。

奔驰路上,他见到了许多人,有敌人有故人,甚至有朱高煦他们三兄弟和朱祁钺、夏原吉等人。

他本想驻马放声呐喊,却想到了许多事情,最后咧嘴一笑仿佛释怀。

最后他登上山丘,双腿架住马腹,军马前蹄抬起,如人立。

他坐在马背上,双腿紧紧夹住马腹,留恋着这片属于大明朝的疆土。

“高煦爱我!!”

“夏原吉爱我!!”

排行阅读

警员韩彬,意外获得一枚未来警徽。 学会了未来的刑侦技能,屡破奇案、维护正义,成为一代警界传奇

冰火魔厨

唐家三少
七柄绝世神刃。冰雪女神的叹息——晨露刀。火焰之神的咆哮——正阳刀。自由之风的轻吟——傲天刀。大地苏醒的旋律——长生刀。神机百变的六芒——璇玑刀。贯通天地的曙光——圣耀刀。永世地狱的诅咒——噬魔刀。这是七柄神刀,也是七柄拥有着冰、火、风、土、空间、光明、黑暗的魔法杖。最重要的,它们还是主角的——菜刀。

酌鹿

绿野千鹤
古籍烬,道卒崩,鹿璃一出天下兴,争,争,争。 万骨枯,天子令,不负皇恩负君情,命,命,命。 林信给皇家做了一辈子屠刀,心狠手辣,从不后悔,唯一遗憾的是到死也没得到沈楼的心。重活一世,他决定装乖卖巧,好好把沈楼哄到手。 沈楼给天下做了一辈子楷模,清心寡欲,从不逾矩,唯一出格的是喜欢上了林信那个魔头。重活一世,他决定抛开世俗,早早把林信骗进门。 心狠手辣戏精受

九帝斩天诀

风微吹
一代剑帝渡劫成功后,遇更强者灭杀,却南柯一梦般醒在少年时。 你说这世间不许圣境存在,这一世我便破这桎梏。 简言之:九天第一天才重回少年,扮猪吃虎的故事。…

一生一世

墨宝非宝
程牧阳这样的男人,本身的存在就是个诱惑。而她,已受到蛊惑。 似懂非懂的话,说得模糊。 可她那颗心,却已经软了下来。 没有一个女人,可以逃过这样的男人,将自己如此温柔相待。 她觉得程牧阳的存在,本身对她就是劫。 而且是万劫不复。 她如同旁观者,看着镜头推近他,只觉好笑。可就是这么盯着少年的他,看着看着就觉得痴了。这场爱,不管是谁先入了迷,都早已注定了一生一世。 他们还有很长的时间,他并不着急。这么长的故事,他需要慢慢地讲给她听。他,程牧阳,是如何欠了她一条命。 而又是如何,贪得无厌地要了她一生一世。…
顾未,男团黑红主舞 江寻,电竞大神 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两个人,某一天因为一个综艺,一起上了热搜 顾未的黑粉:这两个人有关系吗,顾未这个不要脸的连电竞的热度都要蹭吗,成天捆绑炒作买水军 江寻的技术粉:我们寻神富可敌国,就是**个十八线玩玩,玩够了就丢了 然而不久以后,竟然出现了如下热议: “江寻在直播期间摸鱼打榜追星反黑控评” “江寻弟弟江影哭诉自己被迫给对家顾未做反黑任务” “顾未江寻 恋情” 众网友:???

寻宝从英伦开始

子爵的青花瓷
业余的网络写手来到了一个平行的世界。 这个世界整体和他上个世界区别并不大,但在很多细节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梁恩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他能够去做的事情,不过就在他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套卡牌系统让他走上了全球寻宝的道路。

我真没养龙啊

门前扫雪
一次事故,让叶空重生成了一条小鲤鱼! 在妹妹和青梅竹马的饲养之下,利用系统的进化能力,开始了疯狂进化!+读书阁+ m.dushuge.com 当天地变异,灵气复苏,家人遭遇危险之际。 一条巨龙霎时间从海洋之中汹涌而来! “我真没养龙啊!” 在联邦政府人员震撼的目光之下,妹妹叶浅浅无奈的出声。

六爻

priest
程潜,程家三子中行二,父母的冷待造就了他凉薄的个性。本想当个本分度日的程二郎,却还是被见钱眼开的双亲半卖半送给云游的道人,自此主角被迫踏上坑爹的修真之路。 虽说自古修真者得道飞升的难以数计,可是门派败落师傅靠不住,众弟子不外乎草包无能,大师兄还是极品事儿精,修仙之路可谓前途未卜。且看程潜如何韬光养晦,修得大成,带领众弟子重整旗鼓。 作者的文笔温润中蕴含力量,行文流畅娴熟,自成风格。 设定以古代道家修真为背景,同时融入六爻,一种比较神秘的流派元素。主要讲述了淡漠隐忍的少年在机缘巧合之下走上修真道路的逆袭故事,通过对情节的准确把握,描写出主角鲜明的性格特质,以及随着机遇变化而渐渐浮现的感情脉络。

隋唐演义

褚人获
《隋唐演义》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创作的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共二十卷,一百回。关于《隋唐演义》的成书时间,鲁迅认为它成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现存最早刻印刊行版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雪草堂刊本。
在外人面前,韩沉这个男人,从来都是英俊冷酷,生人勿近。他似皑皑霜雪般皎洁清冷,又似黑夜流水般沉静动人。是众人眼中难以企及的绝对男神。只有在白锦曦面前,这位名动天下的一级警司,才会暴露出隐藏很深的流氓本质。“坐过来一点,我不会吃了你。至少不是现在吃。”“我没碰过别的女人。要验身吗?”“白锦曦,永远不要离开我。年年月月,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他的心中,一直住着个固执的老男人。经年累月、不知疲惫地深爱着她

时间都知道

随侯珠
主角:时简 ┃ 配角:叶珈成,易霈,赖俏,高彦斐,赵依琳,小姨姨夫等等
最新小说: 剑破河山 延禧攻略 重生之都市修仙 坏小孩(隐秘的角落) 向左看,向右转 你是不是喜欢我 沥川往事 嫁给前男友他爸[穿书] 结婚后每天都想跟云守离婚 大自在天尊 万界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