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仙逆网 > 靖难攻略 > 第575章 永乐无憾

第575章 永乐无憾

马上记住仙逆网,如果被/浏/览/器/强/制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了,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咳咳……”十一月中旬,随着气候愈发寒冷,朱高煦最终宣布了撤军。

除了留下驻守养夷城的两千马步兵外,其余兵马尽数向着伊犁撤回。

不知道是不是太过寒冷,亦或者是完成了目的而松懈导致身体虚弱,朱棣与朱高煦这对父子都在返程路上染上了风寒。

马车内,朱高煦与朱棣面对面的坐着,手里各自拿着一本书。

不同的是,朱高煦是拿着书在书写,而朱棣看的则是朱高煦写给儿孙的书。

朱高煦所写的书有五本,如今已经写完了两本,朱棣拿着的就是其中一本,而朱高煦正在写第三本。

这些书没有名字,但内里内容却十分丰富。

从科技到意识形态,思想浪潮,再到世界格局的几种延伸……

明明只是一本书,却似乎在实打实描写未来数百年后的事情。

尽管已经生病,但朱棣却依旧看得忘乎所以。

朱高煦也是一样,明明已经生病,却依旧在咳嗽着书写内容。

书本上的一句话,他需要思考一字时乃至一刻钟才会动笔,十分慎重。

马车外,长长的队伍沿着天山向东前进,如果打开车窗向天山看去,那景色令人震撼。

尽管山下还没有下雪,可天山的山脉顶部却已经出现了皑皑白雪。

朱高煦时不时会向窗外看去,又时不时回头动笔。

朱棣则是全身心投入书本中,感受着他所能看到的“未来”。

俩父子除了用膳的时候能说些事情,其它时间都投入到了自己的世界里。

他们抵达了碎叶城,曾经的托克摩克。

它们的变化并不大,因为没有铁路连接,内地和东北的物资无法运输来到这里,自然不可能将源源不断的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运抵此处,将此处做出最快改变。

不过他们虽然没有立即改变当地的环境,可随着越来越多汉人的抵达,当地的环境终究会被改善。

没有停留太久,他们在留下三千兵马后,便继续向着河中城前进。

腊月初九,队伍越过了河中城,并没有前往伊犁河谷,而是向着北边的阴山城前进。

腊月二十日,他们抵达了阴山城(海岬力)的范围,也见到了夷播海(巴尔喀什湖)。

由于两人风寒还没好,故此没有下车,只是坐在马车上,通过玻璃来欣赏那壮阔的夷播海。

“这是我们的了……”

朱高煦看着夷播海,忍不住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朱棣只当他是感叹,但只有朱高煦自己才知道,这句话有多么难得。

赛里木湖、巴尔喀什湖、伊克赛湖……

这三个湖泊,后世只留下了一个,而今自己将它们都收了回来。

“咳咳……”

他咳嗽了几声,随后方才下令道:“湖边风太大,继续走吧,去阴山城休息。”

“是。”马车上的胡季点头应下,随后小心打开车窗,将消息告诉了带兵的将领。

朱能被留在了伊犁河谷,朱高煦委任他为安西大将军,赏矿山三座,节制西域三个都司,等开春再离开。

陈懋被拔擢为安西都指挥使,拔爵为宁阳侯。

朱勇为北庭都指挥使,赏铜山一座。

毛忠被封伏羌伯,任河中都指挥使。

除此之外,许多立功的兵将也纷纷得到拔擢,其中还有不少朱高煦熟悉的人。

孙镗、杨洪、刘玉、石亨等四人都算是他耳熟能详的正统年间名将,尽管杨洪在土木堡的举动值得诟病,但朱高煦也并没有苛待他,都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封赏。

为了历练他们,朱高煦也将它们放到了北庭、河中这两个容易爆发战事的都司任职。

有这群人在,再加上自己主抓大方向,西域的选将还是没有问题的。

由于战线前移,所以朱高煦调甘肃的三個卫前来河中戍边,调漠北和山西、北平各一个卫前往北庭戍边。

除此之外,还需要新募三个卫驻守安西。

三个都司加起来,合计是九卫五万余四百人。

看上去并不多,但这已经是大明现如今能在西域常备的最大兵力了。

就这还是因为火车直通西州,不然连三万人都费劲。

思绪间,马车抵达了阴山城。

这座矗立在夷播海东部的城池周长不过六里,城高不过二丈,夯土夯实,内有百姓一万多人,四周还有游牧的两万多牧户。

阴山城内依旧保持着东察合台汗国遗留的风格和建筑,这些东西日后都要推平重建。

但就眼下而言,在铁路未修建好前,只能放任他们野蛮生长。

“陛下,户部加急送来了奏疏。”

走下马车,朱高煦刚刚进入了曾经海岬力总督府内,便得到了刘勉送来的加急奏疏。

他边走边看,好在这个所谓总督府并不大,片刻后就走到了有类似壁炉的屋子内。

朱高煦坐到了主位,朱棣坐在他的身旁,手里依旧拿着朱高煦所写的书翻阅。

朱高煦皱眉打开户部的奏疏,内里内容与朱高煦预想的差不多,但正因如此,他的眉头反而皱得更深了。

“怎么了?”

朱棣察觉到了朱高煦的态度,朱高煦则是叹气合上奏疏道:

“百姓们的日子变好了,但也不愿意折腾了。”

“朝廷招抚百姓迁徙三个多月过去,只招抚到三千多户,不到两万人,而且路上又有许多百姓返回不去,最终送抵西州的只有不到一千七千人。”

“按照这个速度,恐怕要一百年才能做到彻底掌控西域……”

朱高煦可没有一百年的时间等待,朱棣也知道,所以他合上书问道:“你想怎么做?”

面对朱棣的询问,朱高煦没有片刻的犹豫,直接开口道:

“江西今年遭了长江水患,几个县百姓需要安置。”

“既然如此,便将这几个县的百姓迁徙西域吧。”

“几个县?”朱棣略皱眉头,朱高煦颔首道:“三个县,大约二十余万百姓。”

“另外,今年两京、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粮食突然丰产,明年恐怕会发生旱情。”

“倘若真的发生旱情,凡受灾百姓,也尽数迁徙西域。”

朱高煦记得宣德年间爆发过一场规模不小的旱灾,但他不确定是哪一年。

只是按照时间来算,现在差不多是宣德八年。

今年已经快过去了,所以不是明年就是后年爆发旱情,早做准备也是好的。

趁着这个机会,刚好可以将这些地方的百姓迁徙到西域安家。

这般想着,朱高煦让胡季准备了朱笔,很快便写下了批复。

“咳咳……”

这时朱棣咳嗽了几声,朱高煦见状对胡季道:“宣御医王完者前来诊脉。”

“是!”胡季作揖并接过奏疏退下。

不多时,王完者便前来替朱高煦和朱棣诊脉。

“陛下的风邪倒是被驱散许多,不过太上皇的风邪……”

王完者沉吟片刻,朱棣却开口道:“不用遮遮掩掩,我活到这个年纪还有什么承受不住的?”

朱棣现在看上去还很有中气,但王完者闻言却对朱高煦道:“陛下,大军还是在此地休息两个月为妙。”

“好!”朱高煦听后,不假思索的便答应了下来。

在他答应过后,王完者才对朱棣继续说道:“太上皇,事情倒也没有那么糟糕,只要避过寒冬就行。”

“好。”朱棣点了点头,随后便沉默了下来。

“你先下去吧。”朱高煦示意王完者下去,随后与朱棣笑道:“父亲这些日子看书,有没有看出什么想法?”

他试图与朱棣聊天来缓解气氛,朱棣闻言却叹气道:“你这书写的面面俱到,我还能有什么想法呢。”

朱棣拿着那本书,目光有些浑浊。

“我觉得你说的两点很重要,第一点是分配问题,第二点就是警惕官僚结党问题。”

由于朱高煦是以类似纪年为主干,其余为分支来书写,一本书也基本代表了大明未来五十年的进程,所以读起来并不会那么快。

朱棣看了一个多月,也才看完了第一本,刚刚开始从第二本开始看。

第一本书是以洪熙十五年开始,如果按照西历来算,那就是1432年开始,1482年为第一本书的结束。

这五十年时间里,首先北方要经过工业投资而从重农转变为工农均衡。

在1482年的时候,大明朝的人口必须达到两亿,财政收入必须达到一亿五千万贯,耕地开垦不得低于十亿亩。

如果以秦岭淮河为南北分界线,北方财政贡献需要占比全部财政的40%左右,农业产出需要占到35%的产出。

由于人口过于集中,江南会在五十年左右率先出现贫富、阶级等矛盾,这是当时在位皇帝可以实验并解决的一个矛盾,因为在大明广袤的土地上,还有着大量的资源可以缓解这种矛盾。

只要把分配解决,江南的矛盾就不是矛盾。

之所以说可以在江南实验解决矛盾,则是以此来试探民意,看看江南百姓的想法到底如何。晚明由于江南人口过于集中,加上地主对奴仆压榨过甚,所以爆发了奴变。

这种背景下,晚明才会出现那么多思想家,甚至出现均天下、反专制、对君权批判等思想。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这一过程会加快出现,很大可能会在五十年后出现。

正因如此,朱高煦建议当时的皇帝看看百姓的想法,根据百姓的想法来决定应该如何引导百姓,引导舆论。

一味的压制舆论并不是一件好事,大明报社要做的不是压制舆论,不给百姓说话的空间,而是引导百姓的舆论,这是很重要的一次实验和经验。

当然,这具体能不能施行,朱高煦自己也不知道。

如今的大明没有可以抄写的对象,东西方意识形态与思想都有问题,能给朱高煦提供思路的,只有晚明的思想浪潮。

至于清末的思想浪潮,对朱高煦来说反而意义不是很大。

毕竟清末算是各种缺点都集合了,不管是从民族还是阶级,清朝都不存在能存活下去的可能。

相比较之下,大明起码没有民族问题,只有纯粹的阶级问题。

也因为如此,所以想要推翻汉人帝制是比较困难的。

如果五十年后的江南财富分配可以继续下去,那大明朝就能以此手段,不断的发展下去。

均产之所以强大,重要的就是财富分配。

一旦财富分配失衡,甚至失衡到了远远超过资本主义比例的时候,那不管是什么意识形态,都得轰然倒塌。

这就是朱高煦越抄家大明百姓越富裕的原因,重要的在于“分配”。

晚明的倒塌有一点,那就是整个吏治系统的腐化蜕变,这个问题包含了许许多多问题,甚至连此时的朱高煦自己都说不清楚。

任何一个人都可能犯错,任何一个集体也有可能犯错。

犯错不可怕,一旦改正就会重回正轨。

可怕的是,当一个人一个集体犯错的时候,那就没有人也没有办法来纠正。

当无法纠错的时候,就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直至冲进悬崖。

这点是朱高煦也无法改变的事情,哪怕有他所写的这些书来惊醒后世之君,但事情却始终会发生。

当大明朝出现了一个特权集团、官僚集团,那也就代表他们掌握了大明朝的要害部门。

他们会为了个人捞取大量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在这些个集团之外的官吏和普通百姓是没有什么权利的。

面对这些独立于集团外的官吏和百姓,他们不仅不会听这些人的意见,甚至会在这些人提出意见后打击迫害他们。

这两点,便是朱高煦提出的两个问题。

朱棣凝视着朱高煦,缓缓开口道:“你说的很有道理,这点从你爷爷开始到现在,官员结党成群体的事情屡禁不绝,可依旧存在,甚至比较严重。”

“当今天下是你在掌控,可类似你书中这些群体对其它人打击迫害、假公济私的事有没有?”

“有。”朱高煦点了点头,同时目光看向胡季:“胡季,你说有没有?”

“陛下,臣……”胡季沉吟片刻,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等他开口将问题说出来,朱高煦便叹气道:

“这样的事情,你们知道得比我多,但你们也总是报喜不报忧,而这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做派。”

“当官有特权、有政治需要、有人情关系,有攀比心理……这些很容易造成吏治的腐化和僵化,我们需要小心的就是这些。”

“如果官员只代表一个阶层的利益,不代表广大百姓的利益,那朝廷就危险了。”

“官做大了,钱挣多了,拉开了与百姓的距离……最后生活在群体营造的环境中,便会自然而然的忽视真正的大环境。”

“去年有不少官员都在说,现在有了铁路,官道就没有必要修建了。”

“他们这么说,是因为他们现在出远门都是坐火车,根本不坐马车,所以他们认为官道没有必要继续修建。”

“可现实的问题是,官道不是修给他们的,而是修给百姓的。”

“每个站十文钱,这个价格百姓坐不起,他们就只能坐官道上的马车和驴车,但我们的官员就是看不见这一点。”

“他们大手一挥,便停修了官道,那百姓到时候是要爬山涉水,还是走走悬崖峭壁?”

“还有刑部那边许多案子不公正,我让他们重新审理,审理出来的结果一板一眼,不考虑真相,只想着快点结案。”

“他们这么下去,迟早会脱离百姓所生活的大环境,走进自己的小环境。”

“到时候他们觉得他们的环境是这样,百姓的环境也应该是这样。”

“这是他们觉得的,但实际上他们打开车窗看看就能看到百姓的环境,可他们不看。”

“他们把眼睛蒙起来,耳朵捂起来,只懂得拿着手上的惊堂木敲敲打打,做出来的事情一点都不符合大环境该做的事情。”

“历朝历代皆是如此,一旦失去了民心,便会亡国……”

“不患寡而患不均,二次分配就是为了让大环境的贫富差距保持在一定水平上。”

“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不断的增加少数人的工钱和俸禄,而是应该逐步缩小天下的个人收入的差距,防止少部分人利用职权享受任何特权。”

“凡是官场出现了一个长期的特权阶级,那这个国家距离灭亡就不久远了,这才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朱高煦这话没有说完,因为他很清楚,他们朱家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特权阶级。

如果放任不管,日后也将会成为危害大明的一份子。

他也想管,但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而等到最好时机到来的时候,他不知道那时在位的那个皇帝有没有决心解决这些问题。

朱棣也听明白的朱高煦的这番话,家天下始终是要灭亡的,尽管朱棣不相信,可按照朱高煦的思路来走,事情的结果只能是这样。

想到这里,他似乎苍老几分:“到时候你我都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关心这些也没有什么大用了。”

“我这一生,犯过大错,也立过大功,后世儿孙即便不耻于我,也总不至于掘了我的坟墓,把我从墓里挖出来吧,哈哈……”

朱棣还能笑出来,而且不仅笑,他还起身拍了下朱高煦的肩膀:“时间不早了,好好休息吧。”

话音落下,他便向外走了出去。

身影比平日里挺拔几分,虎步熊威。

瞧着他离开,朱高煦收敛了心神,这才发现朱棣没有把自己的书带走。

“我把书给太上皇送过去。”胡季伸手要拿,朱高煦却摇头道:“不用了。”

胡季愣了下,眼神似乎在询问,而朱高煦则是目光看向门外,哪怕门外没有什么东西,他却依旧看得入迷。

“这书看不看对于他老人家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他如果想看,他自己会让你来拿的。”

话音落下,朱高煦也起身向外走去。

天上飘起了细雪,朱高煦伸出手接住了几朵雪花,雪花在他手中融化。

这些雪会在来年夏季融化,滋润着这西北大地,让这片大地保持着绿意,最后流入夷播海内。

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它们又再度化作雪花,反复滋润大地。

这雪花也像财富,每一年的入冬,就像是一场大案。

查抄的财富经过分配而滋润百姓,但最终又会经历各种事情,最终流到那万分之一人群的手中。

大案不可持续,但也必须持续,起码在阶级矛盾严重的时候,一场腥风血雨反倒是能滋润一片土地,哪怕片刻……

只是皇帝毕竟只是皇帝,而非真正的“天子”,也无法做到从一而就,周而复始。

皇帝始终会更迭,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朱高煦一样,不在乎名声的随意兴大案。

“陛下,加件衣服吧。”

胡季跟了上来,将狐裘披在了朱高煦的肩头,朱高煦将手收了回来,感受手心的那一点湿润和肩头的一点温暖,他目光看向了胡季。

“你父亲和你侍奉我四十年,倘若连你们都不对我说真话,还有谁会对我说真话?”

“倘若连你们都做不到对我说真话,你们下面的那群人,又如何敢对你们说真话?”

“有些事情,你好好想一想吧……”

朱高煦转身离开了此地,胡季则是看着他的背影,久久不肯离去。

不多时,他的肩头也多了些温暖。

他转过头去,所见的是一个年纪与他差不多的西厂官员。

“指挥使,小心着凉……”

见状,胡季想到了自己刚才的举动,也忍不住对这人询问道:“袁彬,你对我说的话是真话吗?”

“指挥使这话是什么意思?”

袁彬愣了愣,胡季闻言叹了一口气:“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

“你说这西厂之中,也有派别之争吗?”

胡季目光看着远方,不知道在想什么。

“自然是有的。”袁彬不假思索道:

“只要有人的地方,便少不了这种事情,卑职也只能依靠指挥使,才能勉强中立。”

袁彬说实话的举动让胡季侧目,他眼神复杂的看着袁彬,末了开口道:

“刘勉那个家伙前些日子说等过几年就要致仕了,锦衣卫那边他没什么人选,让我举荐。”

“这次事情结束回京后,你便去锦衣卫任职吧,过个几年接了他的位置,记得要对我与陛下……算了。”

胡季没有说完,摇了摇头后便走向了总督府外,而袁彬虽然迷糊,但还是对着他的背影躬身作揖,以示感激。

在他的注视下,胡季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了风雪中……

排行阅读

天芳

云芨
传闻不学无术的池大小姐,在撞柱醒来后,忽然变得通情达理了。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皆精,而且诗书礼仪,处处出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前期凛然正气禁欲刚毅出家人后期身世揭晓还俗末尾登基 攻 & 作风心狠手辣画风比较邪性 受 宫廷权谋,江湖争杀,师徒年下 一切历史皆为架空,古风狗血酸爽小白
人体是天地最大一座宝藏,修真是打破肉身桎梏,一步步开启宝藏的钥匙。 风云为我骄,天地为我傲,看杨真开启神藏觉醒白虎、青龙两大血脉,左踏白虎、右驭青龙演变苍穹,最终成为绝世天尊主宰天下。

封神记

黄易
故事叙述在人类被外空异族残暴灭绝一亿两千万年后,最后一个人类伏禹于远离银河系的星球以奇异的方式重生,可是却失去了人类的记忆。此时宇宙陷入三国争霸的时代,阿米佩斯王国、魔洞部和拜廷邦三足鼎立,合纵连横,以万亿计的河系被卷进战火中。际此强者称雄的年代,伏禹不但须挣扎求存,更要寻回自己的根源,奋起反击,征战宇宙,於没有可能中寻找可能性,延续人类。 黄易在书中发挥「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创造了各种令人大开眼界的生物,各自拥有不同的形体和配合其体态的神经系统和动作,甚至只有纯能量体、而无物质真身的生物也在其中。这些生物有人见了便短命的「短命」,数以百计合为一体的飞行小生物「飘零」,还有身躯像一条大虫、尾巴尖弯的湘巴族战士。在这个宇宙中,最珍贵的就是能量,能量是要找寻、开采和提炼,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需要。所谓的货币就是能量货币,可以用来服食,也可以换取任何东西。在这里,「买飞船」不再是戏言,而是有实际的需要。飞船、季候飞行、空间跳跃,是这个广阔星系的交通方式,而候鸟传心术、掌心传送、以能量规限声波,则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沟通方式。各种稀奇古怪的角色形塑、精心安排的布局,构成一个迷人的异想世界、一部想像无限的神话。
PVE副本团长血泪控诉:818我们团里那对儿精神病一样疯狂秀恩爱的基佬!“基佬B说自己恐高,但是游戏里御剑你恐高个毛线!去哪都不坐飞剑,非得骑马跑地图,打个副本要提前一小时通知,好让基佬S载他骑马赶过去!!!”“打本前要吃仙丹加攻击力,基佬B觉得仙丹不好吃,苦,基佬S就天天在团员面前想方设法喂基佬B吃仙丹!又是混着糖吃又是接吻喂的,你游戏里吃个仙丹都能吃出苦味儿来可真是牛逼大发了啊!!!”耿直排雷:1,双CP。2,全文会分成几个部分,第一人称论坛体和第三人称叙述体交替进行。3,傻白甜,流水账,强攻弱受。4,第一部分中的攻受会给人一种很奇葩的感觉,尤其是受,仿佛是个作神,但他们这样这是有原因的。5,网游背景,不过整体上是日常恋爱文,不玩网游的小伙伴应该也不至于有阅读障碍的~

天下第九

鹅是老五
无尽宇宙之中有八道鸿蒙道则,这八道道则每一道都被一个无上强者融合。没有人知道,宇宙之中还有第九道道则,这一道道则破开鸿蒙,无人可触。什么小说可以看天下第九?天下第九在哪里可以免费阅读?
表面上是冰冷寡言的富家少爷,但是楚河的身份却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夜幕降临,看似宁静的都市妖魔横行,鬼怪肆虐。旧识现身,牵出许多前尘往事。危机仍在,且看王霸之气爆表每天都被自己帅醒攻和坚强不息打不死受(误到天际)如何夫夫协作,在危机四伏的路上碾压各路炮灰。 作者选材独特,角度新颖,情节叙述自然流畅,一气呵成。故事融合灵异鬼神等诸多悬疑的元素,却丝毫不让人有沉闷之感。刻画人物方面入木三分,登场人物性格生动丰满,使情节增色不少的同时,也令读者更加期待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将是如何走向。
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丁雪润转学那天,脸上带着伤。楼珹以为他是刺头一个,三番五次挑衅他:“别装逼,写什么作业,你会么?”直到月考后,楼珹才发现人家是真学霸,年级第一。楼珹脸上挂不住,打完篮球后,耀武扬威地把干干净净的小同桌往自己湿透的球衣上摁:“知道什么叫德智体美劳吗?成绩好没有用的,闻闻,这叫男人的味道。” 后来某天,教学楼跳闸,全班摸黑欢呼,没人注意到,最角落的后排,楼珹把他的小同桌摁在墙上亲。

周朝秘史

余邵鱼
《周朝秘史》(即《列国志传》),为明代余邵鱼所著,全书讲述周朝兴起至衰落全过程。

英雄再临

无聊看看天
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与绝望而来的,是人类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英雄。 在他的带动下,不断涌现出了大量的超级英雄。但是他在持续战斗了五年之后,却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想知道英雄再临最震撼人心的片段?英雄再临男主和谁在一起了?…
莫许之穿书了,穿进了一本狗血替身小说。书里主角受沈乐清纯不做作,是众多大佬心上白月光,可惜英年早……去国外养伤去了。众大佬积郁成疾,于是找了个和沈乐长得极其相似的小替身。莫许之就是那个小替身。他安安分分当替身,勤勤恳恳护大佬,装过恋人挡过刀,堪称替身之楷模。后来白月光回来了。大佬一:你哪里比得上沈乐?大佬二:这里三千万,给我离开。他们说离开莫许之就真离开了。留下了一屋的他们送去但从没有被开封的礼物,还有一张癌症确诊病历和死亡通知书。
《绝世唐门》是作者唐家三少全新力作的玄幻小说,又名《斗罗大陆Ⅱ绝世唐门》是斗罗系列的第二部! 大陆传奇,一战成名;凤凰圣女,风火流星神界刀法;双升融合,金阳蓝月,雷霆之怒,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没有武术,却有武魂。唐门创立万年之后的斗罗大陆上,唐门式微。一代天骄横空出世,新一代史莱克七怪能否重振唐门,谱写一曲绝世唐门之歌?该小说名叫:《斗罗大陆2绝世唐门》,相关小说:《斗罗大陆》《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斗罗大陆外传神界传说》《斗罗大陆外传唐门英雄传
最新小说: 老残游记 将进酒 大约是爱 九仙帝皇诀 九星天辰诀 皓衣行 魔兽世界编年史(第一卷) 大宋宫词 浮生物语 高能来袭 深空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