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仙逆网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第二百二十八章 目标太原

第二百二十八章 目标太原

马上记住仙逆网,如果被/浏/览/器/强/制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了,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就在洪太在辽东如火如荼“上尊号”之际,张顺正率领杨承祖、张如靖和王忠三营近万人马向太原方向赶去。

而刚刚赶到霍州的射塌天李万庆连忙向张顺谏言道:“山西巡抚杨文岳驻守潞州,以阻我军。”

“如今义军克灵石,通祁县,正合绕道此处,前后夹击以破此贼。”

“此贼若破,上党之地尽归我手。如此大明之地虽广,则山西不足恃,天下不足守!”

原来灵石县内的灵沁可以向东通往沁州,而祁县境内的贾令驿站则是从潞安府、沁州北上大道的必经之地。

这也是为何孙传庭带领义军刚到贾令驿,就遭到朱燮元阻击的原因之一。

若是被义军全据了祁县,则潞州不保,潞州不保则沁州、辽州不保。

泽潞沁辽四地乃古之上党也,上党不存,义军则高屋建瓴,威胁顺德、广平和大名三府。

此三府若失则真定不保,真定不保则京师之地危在旦夕矣!

虽然如今虽然祁县不在义军手中,不过灵石却早已落在义军手中。

如果这个时候张顺挥师东进,走灵沁小道夹击杨文岳,断其羽翼,将和杨文岳、杨嗣昌、朱大典等人对峙的南路军释放出来,那么太原自然不足为虑。

只是……只是若只从大明疆域而论,李万庆的提议乃是十拿九稳之策。

若是以天下而论,此乃延误战机之策。

因为若是从传统战略角度来看,义军取了上党一府三州,然后取太原、河北,自然是釜底抽薪,北京顺天府只能坐以待毙。

但是,如果加入辽东女真这一股势力,那自然是另当别论。

因为后金以辽东为腹地,以朝鲜、察哈尔、土默特部为两翼和明军宣大蓟辽对峙。

如果在义军夺取明朝腹地之时,反倒让后金占据了宣大蓟辽等要地,就等于整个北方都要暴露于后金铁骑之下。

所以张顺在制定东征战略之初,设定的最低目标就是夺取太原。

如果说由泽潞沁辽一府三州之地的上党地区乃“天下之脊”,那么太原便是“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天下肩背”。

昔日唐天宝年间爆发安史之乱,太原留守李光弼坚守太原城,大败叛军史思明、蔡希德十万大军,为后来唐军收复两京,平定叛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其后的宋朝虽失燕云十六州之地,同样能够依托太原,重建北方防御体系,占据天下核心区域。

而等到靖康年间,太原一失,北方之地尽弃。

北宋再也不能像大唐那般重整天下,恢复河山,遂成南北二朝矣!

据此,张顺深刻的认识到太原的战略地位。

正所谓:“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太原在则山西在,山西在则北方安。

故而上党地区的泽潞沁辽虽然重要,但是不及太原远甚。

想到此处,张顺不由摇了摇头,笑道:“山西巡抚杨文岳不过一营人马而已,如今驻守潞州已经是勉力支撑,何须动用这许多人马?”

“何况南路军主帅洪承畴、左帅李信皆非庸人,如此兵力优势,又何须相助?”

你道张顺为何有这般说辞?

原来当初计划之初,张顺、洪承畴等人便制定了“缓攻上党,速夺太原”之策。

对义军而言“太原重而上党轻”,对明军而言则“上党重而太原轻”。

义军亟需夺取太原,和陕西边地连成一片,重整北方防御体系。

而明军则亟需将义军据在上党以外,以保证北直的安危。

太原对明军来说,不是不重要,而是由于太原城距离宣大三镇较近,精兵锐卒环卫,自认不惧义军围攻罢了。

所以战前,张顺故意和洪承畴、李信约定“缓攻泽潞,示敌以弱”。

让大明朝野上下产生侥幸心理,认为义军士卒战力不足,“顺贼”野心不大,以动摇其决战决心。

实际上这一战略欺骗非常成功,虽然大明先后派遣了左柱国朱燮元、兵部尚书杨嗣昌作为督师对抗义军,实际上重心一直在义军和后金之间摇摆不定,至今也未曾大规模调动宣大蓟辽四镇精兵入关对抗义军。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如此大好机会之下,张顺若不赶快夺取太原,难道还等大明、后金动员起大军再作计较不成?

在稍作了解当前形势之后,张顺便对射塌天李万庆下了死令道:“霍州为我军要地,灵石为我军退路。将军须分兵千余驻守霍州,自领士卒两千死守灵石。”

“此战过后,灵石在则封侯可期,灵石失则提头来见,请君慎之!”

李万庆闻言一凛,万万没想到张顺居然下达如此命令。

人常言“柿子捡软的捏”,那山西巡抚杨文岳麾下不过一营人马而已。

实际上他之所以提这个建议,并非是想让张顺亲率大军夹击潞州杨文岳,而是想自提兵马东进,以便建立些功业。

结果如今只需驻守一县,便能白得如此功劳,哪有何必冒险行事?

想到此处,李万庆连忙顾不得衣甲在身,三叩九拜,口称万岁道:“灵石在则万庆在,灵石亡则万庆亡。李某誓与灵石共存亡!”

眼见得到李万庆反复保证,张顺这才放心的离开了灵石,率领大军一路北上搜寻孙传庭等部。

大军行了两日,不曾想却突然听闻义军在祁县境内与明军发生大战,张顺便连忙催促士卒马不停蹄一路向祁县赶去。

结果赶到祁县,战事却早已结束,孙传庭率魏知友、张大受部退往交城去了。

于是,两军合兵一处,张顺见了孙传庭,述说其离别之事,这才知道。

原来当日,孙传庭背水列阵和左督师朱燮元率领明军万余精锐鏖战许久。

明军“炮不如人”,屡次被义军击退,讨不得便宜。

等到傍晚,双方筋疲力尽之际,孙传庭命令用船只载张大受部骑兵五百从汾河上游登岸,猛冲明军右翼。

明军抵挡不住,不得不往后退却。

义军骑兵借机而出,砍杀明军炮手,夺取明军火炮二十余门。

朱燮元见事不可为,这才整队而退。

而此时义军以少击多,也早已经疲惫不堪,遂渡河而西,夺取了汾河西岸的交城暂作修整。

排行阅读

武神主宰

暗魔师
天武大陆一代传奇秦尘,因好友背叛意外陨落武域。 三百年后,他转生在一个受尽欺凌的王府私生子身上,利用前世造诣,凝神功、炼神丹,逆天而上,强势崛起,从此踏上一段震惊大陆的惊世之旅。
“洛枳爱盛淮南,谁也不知道。” 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爱到刻骨铭心,却无人知晓? 因为幼时的一次遇见,洛枳在长达十一年的时光里,都有一个隐隐约约的盛淮南。 他的再次出现,是那么光芒万丈,从此以后,洛枳的日记成了只属于他一个人的独幕剧。 洛枳爱的那么卑微,那么细致,又那么骄傲,她的心魔成长得如此迅猛,再也无法简简单单地收复得了。 他就在那里,在洛枳的心里,在洛枳的眼前,只需要迈出一步,就能够打破这十几年的距离。 可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爱着你,你不知道,而是爱着你,却触碰不到。 北京烦嚣的城中,P大如此广阔,却像遥远北方的振华高中,让洛枳无处可逃。
经六年沉淀,所有人都褪去了稚嫩与青涩,曾经的金发少年重新归来,携一身仇恨,孤注一掷,堵上所有的尊严与骄傲。时间冲淡了爱情的伤痛,却泯灭不了恨的余韵。这些年,朱韵一直在安静的生活中默默等待,等他一声令下,她便会为他赴汤蹈火,披荆斩棘;望他于一园荒草,灯一盏长明。原来那些曾经闪亮的日子,早已深埋心中,固若金汤。凭时光如何流转,任风雨如何肆虐,命运的绳索早已将国王与骑士紧紧相牵。“只要他在,她就有无限勇气,他不在,她便不堪一击。”
原野和影帝方绍一结婚十年,民政局一个戳下去离了婚,红本变了绿本。当初结婚时轰轰烈烈昭告天下,离了婚倒瞒着藏着的,谁也不敢张嘴。影帝攻vs作家受。关于陪伴,关于厮守。关于情感中那些口不能言和不可离分。

隋唐演义

褚人获
《隋唐演义》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创作的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共二十卷,一百回。关于《隋唐演义》的成书时间,鲁迅认为它成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现存最早刻印刊行版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雪草堂刊本。

天芳

云芨
传闻不学无术的池大小姐,在撞柱醒来后,忽然变得通情达理了。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皆精,而且诗书礼仪,处处出众。

天之逆子

翼之梦
众星赐福的宝地被至高无上的神灵所封闭.以至于在这片大地上修道人错失了最佳的修炼机会,飞升之后只能沦落为二流的仙人,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秘密? 师傅离经叛道最终飞升仙界,徒弟胆大妄为、逆天行事结局又会如何? 借助星辰之力的封天法阵又该如何打破? 个性乖张的名门弃徒楚梦忱:天资聪慧的采药童子雨墨;上古仙人留下的天外洞府;神奇叵测的大五行诀;通灵剔透的星幻宝玉;遨游北海的千年金鳌 本书向你讲述了一个诡魅绚丽的传奇神话!一个来自飞仙世界的人间传说!
那夜,前夫把情人带回家,情人穿着她的睡衣,敲开了她的房门,坐在床头问她想不想女人…戚元涵告诉她很想。大概就是女主和前夫的白月光一起搞渣男家产的故事。
这是他们的故事,一种爱,两个轻转流年,吹散的,只有孙儿手中的小风车……谁是谁非,不过,呵呵一笑,十年含烟,梦醒时,揉揉眼睛,少年此间,哪个曾经温如言。作者说明:文章整体温馨向,但部分情节涉及心理疾病,暗黑,有不适应的大人,请不要随便跳坑。

九仙帝皇诀

心梦无痕
九脉殖天,化凡为仙,三千大道,帝皇凌天。 宁天因无法觉醒血脉成为元修而被未婚妻苏芸冷落,为了变强他进入死亡禁地,走上了植修之路。 你修星辰他修元,我道殖天独尊仙,踏破轮回三生世,极道永恒尊我天。

神道丹尊

孤单地飞
绝世强者、一代丹帝凌寒为追求成神之路而殒落,万年后携《不灭天经》重生于同名少年,从此风云涌动,与当世无数天才争锋,重启传奇之路,万古诸天我最强!
美人骨,世间罕见。有骨者,而未有皮,有皮者,而未有骨。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如果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有个人带着两世的记忆,深爱着你。多幸福。时宜对周生辰就是如此。而他,却早已忘记她。…
最新小说: 将进酒 天下节度 烈火浇愁(重修版) 许你万丈光芒好 元帅们同时闹离婚 我喜欢你男朋友很久了 不熟 团宠小农女:山里汉宠妻如宝 花瓶 穿成渣了偏执男主的万人迷 仙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