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仙逆网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第十三章 鸣冤鼓

第十三章 鸣冤鼓

马上记住仙逆网,如果被/浏/览/器/强/制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了,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张顺等人既已擒得县令,占据孟津粮仓,不久天色既明。

孟津城中百姓和大街小巷塞满的饥民们,醒来一看,孟津城竟然变了天,连县令都被人抓了。开始,他们还有点畏惧,再后来看“流寇”并不杀人劫掠,便起了好奇之心,前来围观。

张顺站在孟津粮仓门口,看着外面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群众,顿时一顿无语:喂喂,看什么看?造反呢,你们也敢围观?

其实张顺却是对中原百姓的围观本性不甚了解,据闻南北朝时期,尉迟迥起兵造反,权臣杨坚便让皇帝任命韦孝宽为主帅,带领关中军队前去平叛。

不料想名将韦孝宽居然开局不利,战斗处于下风。当时前往围观他们大战的邺城百姓有好几万。这时候韦孝宽的行军总管宇文忻说道:“情况紧急,看来我只能玩诈了。”

然后,宇文忻便让士兵用箭射围观百姓,结果百姓大乱。于是,宇文忻让人跟着喊:“尉迟迥老贼败了。”结果尉迟迥就莫名其妙的跟着大败。

由此,可见这围观乃是中原百姓自古以来的习俗,张顺等“反贼”被人围观和人家大军作战被围观比起来,简直是毛毛雨啦。

张顺见此,心中一动,便令悟空将县衙门前大鼓连鼓带支架给取了过来。这鼓本身就很大,在加上支架,给人一种很重的观感,围观群众不由纷纷喊道:“好!壮士!”竟是和围观杂耍的氛围差不多。

张顺让悟空将大鼓放下,拿起鼓槌,“咚咚咚”地便敲起那鼓来,鼓声沉闷雄厚,震耳发聩。

诸人心中不解,纷纷议论道:“这是做什么?为何敲鼓?”只有悟空没心没肺道:“或许师傅有意杂耍,表演个节目!”众人听了,皆不去理他。

张顺敲了几下,见所有的人都望着自己,便放下鼓槌,大声问道:“此何鼓也?”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不解其意,唯有部分胆大的回应道:“这是鸣冤鼓,你这都不晓得?”

“我等有何冤屈?”张顺也不生气,用更大声问道。

“俺们没有冤屈!”众人见他没有生气,便有人故意唱反调道,且看他表演什么手段。

“我们有何罪责?”张顺又大声问道。

“俺们没有罪责!”这次大家异口同声的大声回答道,虽然摸不着头脑此人做什么,好歹知道他是“土匪头目”,生怕他借机收拾自己等人。

“好!我们一无冤屈,二无罪责,为什么官府老爷高坐明堂?为什么我们要饥饿而死?”张顺图穷匕见。

下面饥民众多,听了不由一阵哗然,顿时议论纷纷。或云:因为我们遭灾也,或云:因为我们倒霉也,或云:因为没人给我们粮食吃。

张顺见民心可用,便大声说道:“孟津粮仓中有粮千钟黍,而我等腹中却无一粒米,此何其不公也?”

“天生地养,同样是人。为什么我们马上就接而死了,却不能吃这些我们自己上缴的粮食?反倒是被我们供养的官老爷都个个吃的肥头大耳?”说罢,张顺还特意将吃的白白胖胖的县令提溜到跟前,让百姓一观。

众人听了,皆沉默不语,只是死死盯着那县令。县令被众人盯得瑟瑟发抖,犹如筛糠。

张顺借机唱道:

“此何鼓?”

“鸣冤鼓!”

“有何冤?”

“没有冤!”

“我何罪?”

“不甘死!”

“河水决孟津,百姓尽饿殍!不闻官府救灾一粒米,但闻朱门宴罢酒肉臭。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初唱之时,饥民还有手舞足蹈,鼓掌和之者。等到张顺唱到“河水决孟津,百姓尽饿殍”的时候,饥民便安静了下来,甚至有人开始跟着唱了起来。歌者越来越多,歌声越来越大,直震得那县令屎尿直流,臭不可闻。如是则三。

唱罢,张顺高声大呼道:“今坐等饥饿是死,举大事亦是死,等死,死国可乎!”

“可!”这时候饥民情绪早已调动起来,哪里有不允之理。

“此贼是否该杀?”张顺又抓起县令,高声问道。

“杀!”“杀!”“杀死他!”“杀死这狗官!”顿时,群情激愤。县令挣扎着试图辩解,喊了几句,直接淹没在饥民的高呼声中。

张顺将其弃掷于地,递刀与张三百说道:“三百兄弟,请为天下杀此贼!”

张三百接过刀来,看着满场的百姓高声大呼,哪里敢拒绝得了,只得狠下心来,双手握起大刀往下一剁,却是将那县令的脑袋一刀斩了下来。那县令失了脑袋,鲜血像烟花一下喷射而出,把旁边的张三百淋了一头血。

张三百摸了一把,面目显得更加狰狞,然后举着砍头的鬼首大刀,向围观百姓炫耀。当然,也有同时向张顺示威的意思,以表明张顺强迫自己纳投名状的不满。

张顺见了眼睛一缩,心想:这厮好大的力气,看他那粗暴的手法,恐怕连皮肉带颈椎一起斩断了。当然,同时对张三百这种幼稚的行为,并没有太大反感,反倒觉得自己捡到宝了。

等到张三百炫耀完毕,张顺上得台上,抬手示意,台下众人顿时鸦雀无声。张顺见状满意的说道:“如今狗官已死,余恶亦不可留,我已经为诸位除去首恶,余恶请诸位自为之!”

“而今我张文远来到孟津,一不为财,二不为权,三不为色,只为了替天行道,铲除不公。现如今我命人放粮两日,凡孟津饥民皆可领之,每人五斗。若有意跟随我等替天行道者,发放家属粮食两石,其本人则跟随我等而去。”

“领粮之前,需纳投名状,以示与官府狗贼势不两立。一会儿我命人带来官府恶吏帮凶及牢中凶犯,请诸位论之。无罪者,当场释放;罪轻者,当场杖之;罪大恶极者,请诸位自行杀之,然后始能得粮!”

言毕,张顺便命赵鱼头带领百十来人,负责甄选犯人,开仓放粮,招募壮士及维持秩序等事宜。

排行阅读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辛夷坞于2007年创作的长篇都市言情小说。作品讲述为追寻初恋对象而步入大学的郑微,在大学邂逅新的爱情,在为爱情付出代价的过程中收获成长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对青春通透深刻的思考,契合读者的精神渴求,并勾起了读者心灵深处的记忆和生命体验的认同。该书于2013年与2016年各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长风渡

墨书白
(曾用名:嫁纨绔)柳玉茹为了嫁给一个好夫婿,当了十五年的模范闺秀,却在订婚前夕,被逼嫁给了名满扬州的纨绔顾九思。嫁了这么一人,算是毁了这辈子,尤其是嫁过去之后才知道,这人也是被逼娶的她。柳玉茹心死如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后,她悟了。嫁了这样的纨绔,还当什么闺秀。于是成婚第三天,这位出了名温婉的闺秀抖着手、提着刀、用尽毕生勇气上了青楼,同烂醉如泥的顾九思说了一句——起来。之后顾九思一生大起大落,从落魄纨绔到官居一品,都是这女人站在他身边,用娇弱又单薄的身子扶着他,同他说:“起来。”于是哪怕他被人碎骨削肉,也要从泥泞中挣扎而起,咬牙背起她,走过这一生。而对于柳玉茹而言,前十五年,她以为活着是为了找个好男人。直到遇见顾九思,她才明白,一个好的男人会让你知道,你活着,你只是为了你自己。——愿以此身血肉遮风挡雨,护她衣裙无尘,鬓角无霜。
“在岩浆的浪尖上,有烧不完的余烬。”古穿今,年下。 幻想空间古穿今 都市异闻青梅竹马,双向暗恋,两个高龄三千多岁的大魔法师,一个阴差阳错被赋生孤独地度过了三千年;一个则断绝七情六欲跳赤渊,还不忘带着所有碎片。三千年前,宣玑从出生起,就跟盛灵渊在一起,他是盛灵渊的剑灵,他们自幼一起长大,人世颠沛流离,命运坎坷颠簸,而他们是彼此永远的光。
本文讲述了一个太子妃从现代穿越而来,满脑子霸总剧本,一时不察被撞坏脑子,把太子当成自己替身的故事,由此发展出一系列爆笑沙雕情节,太子妃每天都在表演剧本,太子无法应对,只能屈从于太子妃的‘淫威’的故事。本文文笔清新动人,笑点密集,欢脱不虐,让人忍不住拍案狂笑,仿佛看了一个个精彩的喜剧表演,看完心情犹如坐上上升的过山车,一定会开心起来。
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作于1959年,故事以胡一刀夫妇为主线,通过宝树、苗人凤之女苗若兰、平阿四及陶百岁之口讲述了数年前与此相关的一段武林往事,该作品对主人公胡斐的成长之路基本没有提及,所以后来作者又补著了一本相关作品《飞狐外传》来讲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两者虽是相关联,但是故事结构与内容却又各自基本独立,《飞狐外传》可以说是《雪山飞狐》的前传,也可以合为一本来读。本书发表至今,是金庸作品中争论最多的一部。

择天记

猫腻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 这是一个长生果的故事。 三千世界,满天神魔,手握道卷,掌天下天上一应事。 太始元年,有神石自太空飞来,分散落在人间,其中落在东土大陆的神石,上面镌刻着奇怪的图腾,人因观其图腾而悟道,后立国教。 数千年后,十四岁的少年孤儿陈长生,为成神隐逆天改命,进京都,入国教,顺心意。 然而,他要改变的却远远不止自己的命数,万千子民的未来亦在其手中。

至尊剑皇

半步沧桑
古幽大陆,万族林立,一个小镇中的少年,坠崖重生,掀起一场惊动千古的浪潮。
一九 八四年旅顺大九 八中幸存下来的少年武术家, 从时光的缝隙中掉进了一百一十二年之后的现代社会。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他开始了一段独身上路的复仇旅程。 本文1V1,CP确定,基本不虐,HE~ 副CP为老龙玄鳞&龙纪威,前情请见《提灯看刺刀》。 内容标签:虐恋情深 报仇雪恨 穿越时空 强强 主角:黑泽川,叶真 配角:玄鳞,龙纪威 ┃ 其它:HE
穿成了校园文中疯狂迷恋校霸男主的痴汉前男友,景辞表示,是数学题不好做,还是考试不好玩,为什么要谈恋爱?没兴趣,不可能,费时间。校霸赢骄语录——“烦,滚边去,谈个几把恋爱,没兴趣。”“开玩笑,景辞就是个变态玩意儿,爸爸会多看他一眼?”后来——“看到那个考第一的了吗,那是我男朋友。”“说吧,景辞,数学和我你选哪个。”再后来——

地球上线

莫晨欢
半年前,数以万计的黑色虚影巨塔出现在全球各地,悬浮城市上空。化学家、物理学家、宗教……全部束手无策。 半年后,人们习惯了,不再关注它。 唐陌有一天看见一只飞虫撞上了虚影黑塔,没有穿透过去。

我的尤物老婆

熊猫胖大
因为全能,所以彪悍。 我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最新小说: 神级大魔头 我喜欢你男朋友很久了 窦娥冤 绝处逢生[末世] 嫁给前男友他爸[穿书] 大宋小吏 移动藏经阁 向左看,向右转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重生之似水流年 我有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