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仙逆网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天子的权术观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天子的权术观

马上记住仙逆网,如果被/浏/览/器/强/制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了,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兵部四清吏司,其中三个,都是于谦的人。

洪常为武选司郎中,掌卫所武官选授、升调、袭替、功赏核定,其地位和吏部的文选司相差仿佛,堪为兵部职权最重的部门,同时,武选司也是兵部钳制五军都督府最核心的手段。

其次便是职方司郎中叚寔,职方司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诸事,看似只是一个负责保管舆图的部门,可实际上,职方司的职能,某种意义上并不亚于武选司。

武选司负责的是武官的升迁转任,而职方司除了保管舆图之外,其最重要的职能,就是管理各地的屯田,可以说,是整饬军屯这项大政中的核心部门。

再往后则是方杲,武库司郎中,和前两者相比,武库司寻常时候起到的作用并不大,但是,地位却同样重要,因为武库司负责保管戎器、符勘、尺籍,负责武学、薪隶诸事,换而言之,作为兵部最核心权柄的调兵权,实质上负责的部门,便是武库司。

大军出征的武器后勤,调兵所用的符牌堪合,具体经手的,都是武库司。

这三个清吏司,可以说,基本揽尽了兵部所有重要的职权,而这三个人,当初都是于谦推他们上位的,反过来说,他们实际上才是于谦能够真正控制兵部的根本所在。

如今于谦对兵部放手不管,新的兵部尚书上任之后,可想而知,这几个人的日子不会好过。

诚然,无论是俞士悦还是于谦,在朝中都并不结党,但是,不结党并不代表没有自己的派系人马。

至少目前在朝中,大多数人都将洪常三人视为于谦的嫡系,于谦就这么走了,将他们几个晾着,任由他们被新尚书为难,之后在朝中,难免会受人议论。

说白了,这几个人当初是为于谦冲锋陷阵的,不管怎么说,于谦总该顾及一下他们的处境……

俞士悦的问话,倒是让于谦沉默了片刻,不过,也只是片刻,他就摇了摇头,道。

“这段日子我在兵部交接事务时,已经嘱咐了洪常他们几个,让他们用心办事,好好配合王九皋,这几个人,能力都足够,品行也是上佳,王九皋骤然到了兵部,熟悉部务,也总需要一段时间,只要这段时间,洪常他们不出什么幺蛾子,想来王九皋也不会太过为难他们。”

“毕竟,天子让他过去,就是不想兵部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要是他真的急于清除异己,那么,闹出乱子来,耽搁了政务,要挨责罚的,可是他自己,我想王九皋不至于如此不智。”

说着话,于谦眸色动了动,道。

“我听说,天子中旨特简,让孙原贞入阁了吗?”

这话一出,俞士悦的脸上顿时多了几分笑意,道。

“你也看出来了?”

当时听到孙原贞这个名字的时候,俞士悦就觉得耳熟,后来回府之后,他特意查了一番,后来发现,这位孙大人,的确如他所料,是位谙熟军务的大臣。

土木之役刚刚发生的时候,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地方上也躁动不安,有人趁此机会起兵作乱,当时,负责剿乱的,就是这位孙大人,最终不仅顺利平叛,斩俘贼首,追回被掠百姓金银之外,难能可贵的是,不用大刑,而是对投降的乱民以招抚为主,向朝廷上本,保住了数千人的性命。

更重要的是,孙原贞并不是那种仅仅为了赚个好名声而罔顾后果的人,他有仁心,肯招抚这些作乱的百姓,但是同时,也很清楚这些人在地方上是巨大的不安定因素。

因此,在招抚这些人之后,他一方面将其中有声望之人迁出原地,另一方面,上奏朝廷,改变当地原有的建制,将作乱人数较多的几个县,重新析分,建官置戍,顺利的平息了当地的匪患,也因为他的诸多措施,原本被招抚的这些人,也并没有再起乱子。

单着一点便可看出,孙原贞的能力出众,只不过,他的缺点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和之前的王翺一样,久在地方,虽说入仕之初,曾在礼部任职,但是,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如今重回京师,怕是要花上一段时日来熟悉朝局了。

也正因如此,俞士悦对他并不算熟悉,但是,他后来查过孙原贞的履历和交游之后,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那就是,这位孙大人,不仅仅是在军务民政一道上有过人之处,而且,他还和于谦有交情!

之前于谦任山西巡抚的时候,曾经举荐过孙原贞,继任他的职位,而那个时候,孙原贞虽然已经资历深厚,但是,却并没有特别出彩的政绩。

这种情况之下,以俞士悦对于谦的了解,如果不是真的清楚孙原贞的能力人品,于谦是不会贸然上本举荐的。

这次廷推阁臣,孙原贞并不在推选出名单当中,而是突兀的出现在了最终的人选当中,从这一点看,他身上一定有值得天子看重的地方。

如果说,仅仅是因为在军务一道熟稔的话,孙原贞虽然做得好,但是,朝中有和他相同政绩的大臣,也不在少数。

以天子的性格,也不可能是临时受了谁的煽动,所以,天子看中孙原贞,大概率就是因为,他和于谦的交情。

从常理来讲,这并不正常,因为既然天子要打压兵部,忌惮于谦,那么,怎么又会调一个和于谦有交情的人入阁呢?

但是,无论是俞士悦还是于谦,显然都对此并未感到奇怪,至于原因……

“王九皋之谋虽然精巧,可以陛下之明,又岂会看不出来?既然要争权,总是要受些考验的。”

看着对面眼中带笑的俞士悦,于谦平静的开口道。

“正是如此!”

俞士悦眼中的笑意更浓,显然,于谦的这句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应该说,这些日子下来,俞次辅的心情,始终都不怎么样。

先是于谦入狱,陷入危局,他时时刻刻为此事悬心不已,想着如何在不惹怒天子的情况下,将于谦给救出来,劳神费力的,神经都一直紧绷着。

后来,于谦虽然出狱了,但是他要避嫌不肯见人,偏巧这个时候,王翺和张敏两个人,又合起伙来算计他。

这种情况下,俞士悦就算是泥捏的,也会生出几分气性,更何况,他怎么说也是当朝次辅,太子詹事,在朝堂之上,也还算是一方重臣。

虽说朝局争斗各凭手段,但是,被人利用来利用去,不感到憋屈是不可能的。

如今,看到春风得意的王翺,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大获全胜,他自然心中高兴。

时至今日,俞士悦不敢说能够体察君心,但是多多少少,对于天子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天子喜爱的,是忠臣,正臣,是一心一意为国家计,不为私利之人,这一点,从于谦的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天子极度厌恶党争,但凡是结党之人,在天子手里,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这两点,朝堂上不说是人尽皆知,但是,大多数人也算是心知肚明,可是这两者都只是极端情况。

朝堂之上,很多时候,都不会是这么纯粹的人。

争权夺利,相互争斗,这是难以避免的事,俞士悦很清楚,天子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觉得,世界会全部围着皇权转的人。

有些事情,即便是九五之尊,也改变不了,比如说,人性……

朝堂之上的诸多大臣,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的私心,也都会有上进的志向,甚至于,几乎也都曾经借助权术争斗过。

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天子不管喜不喜欢,都改变不了。

但是,改变不了,不代表天子就会无动于衷,就以王翺这次的事情来说,就像于谦所言,他的计谋再精巧,可站在天子的角度上,其实很多事情洞若观火,清楚的很。

比如说,在御前奏对时的配合,再比如,他刻意将消息散布出去的举动,实质上都表明了,他想要图谋兵部尚书之位。

当然,俞士悦也不得不承认的时,王翺这次的计谋,主要是针对他的,大概率,王翺并没有打算要向天子隐瞒自己的想法。

因为天子在权术上的态度,俞士悦有所了解,那么同在内阁的王翺,也不可能不清楚。

其实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权术可以用,但是,结果必须要好!

如果说是持心中正,不谋私利的争斗,那么,天子会给予优待和鼓励,即便是犯了什么错,也会有天子在背后兜底。

但是,如果说其中掺杂了私心的话,那么,天子虽不会打压,但是,也不至于给予优待,最多就是不偏不倚的处理。

让孙原贞入阁,就是一个标志,王翺通过权术,完成了从内阁首辅到兵部尚书的跨越,天子清楚,且默许。

但是,既然天子给了他想要的,那么,他就得办好天子交给他的事,天子要的,是在保证平稳的前提下,拆分掉如今已经隐隐有被于谦绝对掌控的兵部。

也就是说,王翺这个空降过去的尚书,既要保持好稳定,又要徐徐把于谦在兵部的势力清除。

这非常困难,尤其是,在于谦被调离,且那次阁臣们的谈话被传出去后,朝野上下都将王翺视作是于谦政敌的情况下。

不说他到了兵部会寸步难行,但是,至少也绝不会容易。

而孙原贞,就是天子留下的后手,或者说,是给王翺的一个提醒。

一旦王翺无法顺利的控制兵部,或者说,在这个过程当中,闹出了什么乱子,影响到了朝局的话,那么,孙原贞便会接替他,成为新的兵部尚书。

单论能力德行,孙原贞并不差,他所差的,就是对京中局势的认知和官位品级,毕竟,在入阁之前,只身上只挂着一个三品侍郎的衔,直接拔擢为尚书,稍稍有超擢的意味。

但是,这些问题在皇帝的面前,其实都不是问题,想想于谦当时在朝中,为何锋芒如此之盛,想想王文天天得罪人,为何还能稳坐吏部尚书,便可明白,只要有皇帝的支持,扶持一个人上位,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以说,有孙原贞在,王翺这个位置,便始终坐不安稳,又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皇帝对于王翺用权术上位给出的回应。

他用权术拿到尚书的位置,皇帝同样用权术制衡他,主打的就是一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念至此,俞士悦原本的担心,倒也放下了。

“如此说来,该头疼的倒是王九皋了,不是我说,洪常他们几个,虽然在你手底下听话的很,但实际上,可不是什么好对付的人……”

朝堂之上,难有完人,即便是于谦看中的人,也不可能毫无缺点,像是洪常这几个人,俞士悦多少也了解一些,他们能力的确出众,但是,也各有缺点。

洪常有些恃才傲物,若没有真本事,很难慑服他,方杲性格孤僻,办事是一把好手,但是,沟通起来却有些费劲,叚寔倒是乐观开朗,可他就是那一团棉花,寻常人在他面前,根本无从着力。

王翺占着尚书的位置,想要为难他们很容易,但是,如果说在不能直接将他们调离的前提下,想要让他们出十分的力,怕是难做得很。

听到俞士悦的这番评价,于谦倒是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道。

“朝堂之上,各司其职,洪常他们几个,自然会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可是,若是有人故意打压贬低,甚至于,以降调相威胁,那么,于某纵然不在京师之中,可也不至于坐视不理。”

俞士悦点了点头,对这番话,却被并不感到意外。

天子要打压兵部是一回事,可是,王翺趁此机会落井下石,又是另一回事。

于谦会配合天子,主动抽身,但是,却不代表他对王翺的针对之举毫无反击。

该退的时候他退了,可如果说,王翺自己不中用,那即便是天子,只怕也难怪到他的身上。

所以说,朝局争斗,远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即便是于谦,在需要争斗的时候,也绝不会手软。

从这一点来看,虽然于谦不日就要离京巡视,可这兵部接下来,只怕不会这么平静了……

排行阅读

我哥是暮色降临时天上最澄澈的蓝色,让我沉溺其中,寻常且炽热,可是有人不喜欢黑天,他们架起火把,企图将那缀满星辰的夜空焚毁,我宁愿错过他们追求的明亮世界,在暮色中跌落。

大主宰

天蚕土豆
大千世界,位面交汇,万族林立,群雄荟萃,一位位来自下位面的天之至尊,在这无尽世界,演绎着令人向往的传奇,追求着那主宰之路。无尽火域,炎帝执掌,万火焚苍穹。武境之内,武祖之威,震慑乾坤。西天之殿,百战之皇,战威无可敌。北荒之丘,万墓之地,不死之主镇天地。......少年自北灵境而出,骑九幽冥雀,闯向了那精彩绝伦的纷纭世界,主宰之路,谁主沉浮?大千世界,万道争锋,吾为大主宰。…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
我是大神仙小说原著讲述一个纸醉金迷的时代,修道人已经渐渐消失在世人眼中,所留下的,只有一些传说。为了追寻“道”的足迹,他一个人前行在这条奇妙的道路上,各种各样的修道人和各种各样奇妙的能力渐渐出现在他的眼前。
《神印王座》第二部!龙生两子亦有不同,天才的哥哥与废柴的弟弟,明明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却有着天壤之别,唯有他们那想要躺平的心却是一模一样。在他们出生的那一晚,皓月当空。

娱乐圈生存法则

非文字爱好者
欢迎来到残酷娱乐圈。 年下 ,有攻女装情节,占比不多。 疯p躁郁症顶流明星受情感障碍知名演员攻 - 新晋顶流祁慕然深受私生所害,跟车蹲酒店追行程,各种手段层出不穷,直到他不知怎么想不开去演戏,一头栽进剧组里,开始跟她们打长期的游击战。 这也就罢了,她们扛着各种长焦镜头去拍路透,看见顶流身边总会站着一个美艳的女演员,与他形影不离,姿态亲密,气得她们想要当场脱粉。 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剧方官宣那天,女主角的演员姓名那一栏明明白白写着某位内娱超一线优秀男演员的名字。 粉丝:??双兔傍地走,安能辨你是雌雄 - 祁慕然从前不信因戏生情这一套,直到后来遇见季染风。 难出戏,难撤回感情,也难放弃。 难以控制的占有欲犹如参天大树,日渐茁壮。 而在某个雨夜,那个所有感情投注在戏里,现实生活中感情淡漠近乎为零的人给他许下承诺。 我把我的弱点,软肋,把柄,秘密,一切一切,都交在你的手上,只要你不喜欢我了,你随时都可以毁了我。 - 小剧场1: 狗仔跟了顶流这么久,终于搞到真材实料的绯闻,营销号联动,文案写了好几版,说顶流跟同剧的女演员过分暧昧,一起宵夜K歌,片场形影不离。 发声明很快的工作室却在这种关头不见踪影,任由粉丝在评论里骂上万条。 等到晚上顶流收工,同剧的某位知名男演员才悠悠回复了热度最高的那条营销号。 是啊,我们还一起上厕所呢,怎么了? 粉丝:??? 2.顶流首次参演电视剧,合作的还是质量口碑非常有保障的班底,只是剧组选景刁钻,代拍非常有难度。 跟着进深山老林,蚊虫一拍一小腿,好不容易等到顶流出现,忙举起长焦对准开拍。 不知道哪里来的女演员突然冒出来,顶着一张漂亮的脸朝顶流笑,动作亲昵,神态自若。 代拍感觉有料,疯狂咔擦咔擦。 只见这位女演员在拉着顶流坐下之后,非常淡定地撩起了裙子,露出了里面某个潮牌的黑色大裤衩。 代拍:我只能说,我这辈子从来没这么无语过。 PS:无任何原型!无任何任何任何任何原型!!!!…

天下节度

克里斯韦伯
节度使:唐代外臣之首,掌总军旅,颛诛杀。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 反复无常的枭雄,流民,乱世,便是父子兄弟,都用尽一切手段互相厮杀的时代。主角由弱者变为强者,由勇士变为魔王。
那夜,前夫把情人带回家,情人穿着她的睡衣,敲开了她的房门,坐在床头问她想不想女人…戚元涵告诉她很想。大概就是女主和前夫的白月光一起搞渣男家产的故事。

独步逍遥

纯情犀利哥
独步逍遥讲述了贪恋红尘者,不求成仙,不求成佛。只求世间繁华,你我安好。但若天地不仁,神佛贪婪。我唯有怒而提剑,斩出一个浩瀚宇宙,可独步之,逍遥诸天。

隋唐演义

褚人获
《隋唐演义》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创作的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共二十卷,一百回。关于《隋唐演义》的成书时间,鲁迅认为它成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现存最早刻印刊行版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雪草堂刊本。
自从穿越来这个江湖,沈千凌最头疼就是三件事。 第一粉丝太多,第二粉丝太多,第三还是粉丝太多。 秦少宇:山下又来了一堆百姓,说想跟你学降雨。 沈千凌震惊,我什么时候掌握了这种技能? 江湖难道不应该血雨又腥风,你们稍微按照剧情走一下啊!
【腹黑慵懒巨有钱男主vs高岭之花藏得深女主】秦苒,从小在乡下长大,高三失踪一年,休学一年。一年后,她被亲生母亲接到云城一中借读。母亲说你后爸是名门之后,你大哥自小就是天才,你妹妹是一中尖子生,你不要丢他们的脸。**京城有身份的人暗地里都收到程家隽爷的一份警告隽爷老婆是乡下人,不懂圈子不懂时势不懂金融行情……脾气还差的很,总之,大家多担待。直到一天,隽爷调查某个大佬时,他的手下望着不小心扒出来的据说什么都不懂的小嫂子的其中一个马甲……陷入迷之沉默。大概就是两个大佬为了不让对方自卑,互相隐藏马甲的故事。
最新小说: 两A相逢必有一O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请嗑我和总监的cp 定海浮生录 娱乐圈生存法则 四年后,萌娃带妈咪绑了集团总裁 但愿人长久 神印王座外传天守之神 六爻 万道龙皇 绝世丹神(炼丹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