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仙逆网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八百七十七章:于大圣人

第八百七十七章:于大圣人

马上记住仙逆网,如果被/浏/览/器/强/制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了,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威慑与安抚?

俞士悦眉头微皱,不由思索起来。

如今的朝廷当中,南宫和天子其实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而这个平衡的联结点,就是东宫的太子殿下。

要知道,当今天子登基,从程序上来说,其实是有问题的,说白了,虽然不能说是得位不正,但是到底有几分先斩后奏的意味。

不去探讨受禅还是嗣位的细节,当今天子继位的合理之处,其实来自于两份诏书,一是宫中圣母的懿旨,二便是所谓的‘口诏’。

甚至可以说,后一份的效力,比前一份要更强,这和法统无关,而是程序是否合理合法的问题。

如果说口诏是真,那么天子的根基就稳固,如果说口诏是假,那么天子便是名不正言不顺。

而遗憾的是,口诏是假的!

所以想要保证天子的地位稳固,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份假的口诏变成真的。

对于朝廷的诸多重臣来说,能够走到这个地步,他们非常清楚,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破绽的伪造。

唯一能够做到无懈可击的,就是这份口诏就是真的。

这听起来很矛盾,但是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而且是必须要做到的道理。

正因于此,天子和太上皇之间,便展开了暗中的博弈。

当时的局势,天子既已登基,自然不可能再让出皇位,但是,若无太上皇的背书,那么天子继位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

事实上,如果太上皇回朝,就是不承认这份口诏的存在,或者对此不予表态,当然改变不了大局,但是相对的,天子也不可能强逼太上皇承认。

如此一来,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是终归会埋下隐患,引得朝野上下人心浮动。

但是现在,太上皇归朝时,郊迎,祭天,祭祖,奉天殿宣诏,亲自昭告群臣,布告天下,以圣旨的形式,补上了这份禅位诏书,也就消弭了这个隐患。

有这份诏书在,有奉天殿中文武群臣亲自见证,这份口诏自然就是真的!

或者说,有这份诏书在,口诏是真是假,并没有什么所谓,因为这种正式的圣旨的效力,要远胜于一份口谕。

但是,太上皇愿意这么做的前提是,太子之位稳固。

事实上,现在回过头去再看,当初太上皇盘桓宣府不归,未必就不是存了要争上一争实权的念头。

可到了最后,双方仍然各自做了妥协。

太上皇退居南宫,不问政事,天子善待太子,保证储君之位,这是一场无言的交易。

可以说,太子安居东宫,太上皇和天子才能平安无事。

但是显然,这种平衡是脆弱的,倒不单单是因为太子这个连结点不够稳固,而是对于双方来说,都并不满足于现状。

太上皇就不说了,就像于谦所说的,虽然退居南宫,但是屡屡暗中试探,想要插手朝政,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至于天子,所谓君心难测,谁也不知道,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

但是至少,在一众重臣们所见中,天子也并无意和南宫结好,只不过维持表面上的和睦罢了。

而且,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对于太上皇屡屡试图在朝堂上扩大自身影响力的举动,天子必然是不满的。

这一点,从之前太上皇屡次暗中试探,均被天子各使手段化解,便可以看出。

所以此次带着太子出宫,很明显就是一次警告!

是对近来太上皇行事太过张扬的威慑!

这是在告诉太上皇,这朝堂上,还是天子做主,他只是懒得和底下人计较,但是不代表他不知道这些小动作。

恰在此时,于谦望着俞士悦,面带深意的道。

“俞兄身在内阁,消息应该得到的比于某更早,就在陛下和太子殿下出宫之后不久,圣母便到了南宫,随后,成国公便被召进了慈宁宫,说是询问两公府的婚事?”

“呵……”

最后的这一声,于谦罕见的带上了几分嘲弄的口气。

见此状况,俞士悦苦笑一声,道。

“总要有个由头不是?”

“不过此次陛下携太子殿下出宫,看来是真的让圣母着急了,不然的话,也不会不顾外朝内宫之分,公然召见朝臣。”

太后毕竟是太后,份属后宫,按理来说,是不能随意召见朝臣的。

但是实际上,因为往常时候,太后都是皇帝之母,所以必要时候,也有偶尔逾矩之时,只要不过分,大家都装着瞧不见。

而且,有张太皇太后在前,她老人家辅政多年,见过的朝臣不知凡几。

如今慈宁宫这位,虽然不是当今天子之母,但也算是在危急时刻,临时主政过的,加之她老人家平日里的确比较克制,很少单独召见朝臣,要么是见的外戚,要么是有皇帝陪同,还算是符合礼制,所以,一干大臣们也都没有就此事多说过什么。

但是这一次,平心而论,孙太后的确做的有些过分了。

两公府的婚事虽然说是她老人家给赐的婚,但是一则朱佶要守孝三年,根本谈不上什么婚事的筹备,二则成国公府的老夫人尚在,就算是要询问婚事,这种后宅之事,也该召她觐见。

尤其是在这个当口,孙太后急急忙忙的召朱仪进宫,其目的不言自明。

闻言,于谦道:“圣母她老人家无非觉得,身在后宫,又有当初扶立天子之功,没人能奈何得了她。”

“但是,她却忘了,若是她老人家仅仅只是待在后宫当中,不问政事,那么,外朝大臣自然是无计可施。”

“当然,若真是如此,我等原也不必和圣母作对,但是,既然圣母如今有如此逾矩之行为,那么,我等自不可袖手旁观。”

这世上做任何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孙太后如此作为,其实是在消耗她当初临危主政,扶立天子时积累下的威望。

事实上,虽然他们二人刚刚说的是太上皇暗中干预朝政,但是其实,孙太后也没少从旁辅助。

别的不说,成国公复爵一事,就是她老人家亲自出面,除此之外,还有上次春猎前蒙古女子一事,再往前推,关于南宫的一应安排,其实在很多事情上,孙太后都有逾越本分之举。

只不过,天子并不计较,每次又都是事出有因,再加上之前积累的威望,所以,基本都没有闹出太大风波而已。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像刚刚于谦所说的那样,孙太后毕竟是后宫之人,而且身份摆着,就算是犯了错,也最多只能不痛不痒的劝两句,甚至连责罚都做不到。

不过……

“廷益,你想做什么?”

听到于谦越来越不善的口气,俞士悦有些不安,开口问道。

然而,闻听此言,于谦却摇了摇头,道。

“不是我要做什么,而是俞兄你要做些什么!”

啊?

俞士悦愣了愣,明显有些没反应过来。

见此状况,于谦道。

“俞兄也知道,我不日即将出京奔赴各地,主持整饬军屯一事,若陛下所言不错,那么此次地龙翻身后,大明将有诸多天灾。”

“如今已是七月,最迟年尾之前,各地的军屯事宜,都需收尾,所以这段时日,京中之事我怕是无暇顾及了。”

“因此,我离开之后的京中之事,只怕要交托给俞兄了!”

这……

俞士悦有些犹豫,他当然知道于谦不会坑他,但是,这一次于谦所谓的托付,可不是跟上次一样,庇护他的家人便可以的,而是涉及到朝政之事。

二人的关系固然好,但是,所谓君子和而不同,真正要论政治观念和行事手段,他们二人其实还是有差别的。

只不过以往的时候,他们虽然讨论朝政,但是对于具体的做法和方向,却默契的留有余地,不相互干预。

可这一次,于谦却一反常态,这不得不让俞士悦有些奇怪,踌躇片刻,他还是开口问道。

“你想怎么做?”

于谦沉吟片刻,低声对俞士悦说了两句,于是,后者的脸色立刻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廷益,你确定,你是因为要出京了,所以才不愿意自己出面的吗?”

“自然如此,不然的话,于某还能是为了所谓虚名清誉不成?”

面对俞士悦的质疑,于谦理直气壮。

“可是……”

“俞兄!”

见后者有些犹豫不定,于谦叹了口气,收敛了刚刚的小小玩笑,正色道。

“此处没有旁人,我便实话实说,你虽是机缘巧合接下了太子府詹事之职,但是,身在其位当谋其政,此吾辈为国尽忠之责也。”

“辅弼东宫,教导太子,是俞兄当为必为之事,但是,当今太子的身份地位特殊,这太子之师的位置,要比历朝都难坐的多。”

“天子不喜党争,并不会逼迫大臣站队,然而,身在朝局当中,很多事情身不由己,相信俞兄应该明白。”

“何况,内阁不同于部院,极赖天子恩宠,此次陛下带太子殿下出宫,除为威慑外,更多的,亦是为安抚朝局民心,以示太子贤德,国本稳固。”

“所以,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朝廷上下对于东宫都会持续关注,俞兄既是内阁次辅,又是太子之师,有些事情,是躲也躲不掉的,如今恰好有此机会,乃顺势而为,俞兄需得把握啊!”

这番话说的真心实意,让俞士悦陷入了沉思当中。

道理他的确都明白,但是……

轻轻叹了口气,俞士悦抬头看着一脸认真的于谦,感慨道。

“廷益,你变了许多。”

“往些时候,这般朝堂筹谋的手段,你可一向不愿为之,现如今,倒是不拘这些了。”

闻听此言,于谦先是一愣,随后笑了笑,摇头道。

“俞兄错了,于廷益没有变过,变的是社稷朝局,这许多年来,外界不乏非议于某沽名钓誉,邀名买直的,但是,这些非议对于某来说,如清风拂过,不惹尘埃。”

“对于某来说,千古流芳还是籍籍无名,都不重要,于某既受朝廷重托,身在其位,便要对得起心中的这道信念,我知我的路在何处,自然不会走偏。”

“往日里,朝廷需要的是清正之臣,涤清朝廷浊气,于某便是清正之臣,如今有圣明天子在上,他老人家身正德高,为万民垂范,何必于某多此一举?”

说着话,于谦的神色有些复杂,远远望向宫城的方向,道。

“如今,朝廷的于廷益,该是做些实事的时候,今日陛下对太子殿下说,为一人之仁不为仁,在一时之恕不为恕,既是在教导殿下,也是在教导我等。”

“对于某来说,成一己之名不成名,为社稷之臣方是吾!至于外界史笔,无愧于心便是,不必在意……”

听了这番话,俞士悦神色有些复杂。

对于眼前这位老友,俞士悦虽然口中不说,但是,心中一直存着要较个长短的心劲儿。

当然,这不是指在朝堂上的官位权势,而是指的行事作风,德言品行。

然而让他感到挫败的是,每每当他觉得自己能够赶上对方的精神境界的时候,于谦总是能够出乎他的意料。

今天这一番话说出来,他就知道,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赶得上于谦这份觉悟了。

圣人讲存天理,灭人欲,其意便是求天地至理,去一己私欲,但是这话说起来容易,身体力行者,却寥寥无几。

人活在世,总有所求者,即便是到了他们这种地步,亦有所求,有人喜好奢靡,贪图享乐,有人为子孙后代奔忙,最不济的,也要看重身后声名。

可于谦此人,两袖清风,不图享受,堂堂的一品少保,兵部尚书,日子过得只怕还不如六七品的官员。

他的儿子于冕,养子于康,家教严格就不说了,也都算是学富五车,但是,换了别人,早巴不得把他们塞进官场里了,但是于谦偏偏拘着他们,一个也不能走仕途这条路。

如此不拘外物利禄,不带私心之人,已是难得之极,可现如今,他竟然连身后之名,史笔之论也不在乎了,这般只存心中之道,一去私欲的境界,他也只能是自叹弗如。

“你啊你,可真是要把自己活成个圣人了!”

排行阅读

苍兰诀

九鹭非香
苍兰诀原著小说及番外主角是方青苍小兰花,讲述魄心族神女被魔尊东方青苍灭族,万年后重生成天界低阶仙女小兰花,无意间复活了困于昊天塔的灭族仇人魔尊。为获得自由,东方青苍要牺牲小兰花的神女之魂解开身上咒术封印,在此过程中,这个断情绝爱的大魔头却爱上了温顺可爱的小兰花。
姚小仙,一个倒霉的实习爱神,绛维历劫寻找酸甜苦辣咸五味眼泪。她一边和酒吧老板玩暗恋,一边共情酒吧客人,体验那些酸甜苦辣咸的啼笑故事。
前世,她是相门之女,一朝沦落家破人亡。满腔才情只付秦楼楚馆。今生,她为复仇而来,红妆褪尽仇恨深埋,似海深仇誓要改天换日。曾经,她是一代奇女,风华万千才艺无双,一把烈火焚尽,只留千秋艳骨。如今,她是绝世奇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袭青衫风流,成就万古贤名。她是相门孤女顾云歌,她是侯门嫡女沐清漪,也是一代奇才顾流云,她是一代名妓,她是乱臣贼子,她也是一代名相。这是…

成化十四年

梦溪石
成化十四年,后宫有个万贵妃,西厂也有个厂公叫汪直,太子朱佑樘才刚刚八岁,还不知道能不能顺利长大成人。皇帝碌碌无为,宦官欺上瞒下,廷臣左右补漏,为恶者得意猖狂,为善者无奈嗟叹。世道如此,天道何公?这一年,唐泛从翰林院调入顺天府,任从六品推官。一句话简介:主角一边破案一边高升的故事,如果有空就顺便搅搅基,没空的话就让基友死一边。…
世上最美好的一种感情,就是两情相悦,心有灵犀。某天,例行谈完工作,男人话锋一转:“追了你这么久,有什么想法?”许诩诧异:“你在追我?”男人忍耐的点了根烟,黑眸紧盯着她:“每天陪你晨练、手把手教你射击、整个警队的人叫你嫂子……你以为我在干什么?”许诩沉默片刻:“哦……不用追。”男人心头一沉,语气冷下来:“什么意思?”“我也喜欢你,所以不用追。”“……”她喜欢这个男人。虽然看起来桀骜又毒舌,实际上性感又爷们儿。
朝堂腐朽,兵伐相争。魔门乱世,妖党作奸,世家称尊,门阀割据。有野心者,称尊作祖,妄图再立天下;亦有大义者,剑指苍穹,竭力拨乱乾坤。武道、术法、神通。乱世之中,豪杰四起;江湖之中,已有堪称仙佛者。陈休手持半部武神典,于晦暗间降世,踏平这纷乱世间。“我名休,挡我者,万事皆休!!”
他们相识于家族祭祖,论辈分她叫他哥哥。那年她十几岁,初到江南,看到的是雨下的灰墙古树,这墙下、树旁没半个影子,四处空空。她总觉少了什么,很失望。她不知,这江南年复一年等着北来的大雁,他也在日复一日静候她。“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你若不归,我不会老去。主角:沈昭昭,沈策…

星辰变

我吃西红柿
一名孩童,天生无法修炼内功。为了得到父亲的重视关注,他毅然选择了修炼痛苦艰难的外功。春去秋来,时光如梭,这个孩童长大了……变成了一名青年,真正改变他的命运,是一颗流星化作的神秘晶石——流星泪。这颗流星泪在青年无所觉中,融入了青年的体内,青年他也仿佛破茧化蝶一般蜕变……而随之而来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而他的父亲也终于知道了他从来没有真正倾注心力的儿子的惊人实力……
那并不是她第一次遇见他。只是那次,KTV走廊,他搂着怀里的女孩笑的风情万种。她印象太深刻。后来呢?后来——男友陆司北豪请狐朋狗友,他来晚了。有人喊:“来晚了罚酒啊。”“怎么没带女朋友?”那人淡淡的一笑,“分了。”“嗬,这次几个月?”那人抬眼,声音清淡:“够了啊。”包间里,灯光半明半暗。孟盛楠低着头喝可乐,渗进舌头上却又凉又苦。那时候,她还没意识到,在后来竟会真的非他不可了。

万道龙皇

牧童听竹
少年陆鸣,血脉被夺,沦为废人,受尽屈辱。幸得至尊神殿,重生无上血脉,从此脚踏天才,一路逆袭,踏上热血辉煌之路。噬无尽生灵,融诸天血脉,跨千山万水,闯九天十地,败尽天下英豪,修战龙真诀,成就万道龙皇。
我深深地爱着你,你却爱着一个傻逼,傻逼他不爱你,你比傻逼还傻逼,爱着爱着傻逼的你,我比你更傻逼,简单来说,本文讲述一个,谁比谁更傻逼的故事。 搜索关键字:主角:简隋英,李玉 ┃ 配角:简隋林
如果杀人不是为了装逼,那将毫无意义; 如果活着不是为了装逼,那还不如死了。 杀,就杀他个尸横遍野,装,就装他个巅峰不败!
最新小说: 拥抱谎言拥抱你 平平无奇大师兄 九鼎记 团宠小凤凰 苍兰诀 黑潮 成化十四年 百炼成神(不灭武神) 武神天下 天芳 美人挑灯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