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仙逆网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八百一十六章:这还不乱套了……

第八百一十六章:这还不乱套了……

马上记住仙逆网,如果被/浏/览/器/强/制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了,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宽大的奉天殿前广场上,群臣跪地,风卷云动。

礼部尚书胡濙手持圣旨,苍老的声音平稳的响彻在场每个人的耳边。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以凉薄,躬际艰危,赖天地祖宗眷佑之隆,膺母后臣民付戴之重,受太上皇帝禅位,嗣临大宝,蒙固家邦。”

“自古国必有君,而社稷为之安,君必有储而臣民有所仰,是故国之大本,莫重于储君,先时太上皇帝北狩,朕承圣母懿旨,册太上皇帝庶长子见深为皇太子。”

“今太子年幼,朕惟恐其负荷之弗胜,故授教之未虑,而皇亲公侯驸马伯及在廷文武群臣乃合辞上请,以为天佑下民作之君,实遗安于四海,储君之教,国本奠安,莫重于读书。”

“事方闻于两宫皇太后,遽见允于舆情,故朕上承两宫慈命,下遂朝野贤情之切,乃于四月十五日,命太子出阁读书。”

“大本既正,彝伦亦明,亲亲之义尤所当取,朕之长子见济,特封为徽王,次子见澍为崇王,太上皇帝次子见清为荣王,三子见湜为忻王,四子见淳为许王,同屏国家,卫安宗社,爰推恩于远迩,庸资弼于臣民,钦哉!”

龙旗猎猎,当风飘摇,卷动着一缕缕洪亮的声音,响彻长空。

胡濙将手中诏旨叠起,迈步来到广场之中,面对着眼前一脸紧张的小娃娃,跪倒在地,将诏旨高高举过头顶。

在这一刻,这位久在朝堂的老大人,心中也闪过一丝紧张之意。

这是整个仪典当中,最容易出差错的时候,只要过了这一关,一切就都好办了。

此时此刻,举朝上下,文武百官,万民耆老,目光都汇聚在广场中央的皇太子殿下身上。

朱见深小脸绷的紧紧的,努力的回想着万姐姐一次次教过他的仪程,先是侧了侧身,将手中玉圭交给一旁端着节案的梁芳,然后直起身子,伸出胖乎乎的小手,从胡濙的手中接过圣旨,同样高举过头顶,用稚嫩的嗓音喊道。

“侄臣朱见深领旨,谢陛下恩典!”

成了!

包括胡濙在内,在场的一众大臣,心中都不由松了口气。

一旁的牛玉几乎是不敢稍有停歇的,从朱见深手中接过圣旨,放在早就准备好的诏案上。

紧接着,所有人耳边便响起了赞礼官洪亮的声音。

“拜!”

大乐起,诸臣在皇太子的带领下,行五拜三叩礼。

至此,出阁之礼,便算是告一段落。

对于满朝大臣,不论文武来说,大局都已定下!

要知道,太子出阁,之所以有着仅次于册封储君的政治意义,实质上标志着,太子开始成人,从内宫的一个小孩子,开始真正担负起储君的职责。

而对于如今天家复杂别扭的关系而言,太子出阁,除了意味着太子名义上拥有了参与政务的权力,更是再进一步确认了皇家伦序。

这一点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诸王的册封。

其实,对于皇家诸子的册封,本该是和太子一并进行的,其用意就是分尊卑,明伦序。

但是,当初国朝危难,社稷将倾,太子的册封都是匆匆忙忙,自然也就顾不得其他的皇子。

而如今朝局稳定,社稷安稳,关于皇子的册封,自然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大明祖制,嫡长为尊。

这一点,在方方面面,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中就包括皇子的册封。

和皇女几乎是一出生就可以获得封号不同,皇子因为涉及到封地,所以要慎重的多。

按照历代的惯例,对于皇子的册封,并不是按照年纪来的,而是按照时间节点来的。

通常情况下,太子未立,不册诸子。

说白了,对于皇子的册封,完全要看太子。

一般来说,每当太子册封,出阁,登基之时,会有三次大规模的册封。

之所以会如此,一是为了彰显太子的尊贵地位,明尊卑伦序,二是考虑到,不同时间,会有新的皇子诞生。

这次,自然不会例外!

天子既然同意了皇太子出阁的请求,与之相对的,就要举行大封诸王的仪式。

若不如此,必会被朝堂上下议论,有更易储位之意。

所以,刚刚的那道诏书当中,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前头命太子出阁的那一大堆,而是后面的册封诸子。

这道诏书一下,皇家诸子的位份,便立时明了,相对于之前,虽立太子,但诸皇子依旧没有位份的情况下,诸王册封,无疑是从另一种程度上,再次奠定了太子储君的地位。

这才是真正的国本既固,彝伦亦明!

随着群臣山呼万岁的声音落下,赞礼官再喊。

“皇太子谢中宫!”

于是,在引导官的指引下,小小的皇太子殿下,恭敬起身,在一众随从的簇拥下,往东耳房去更衣。

原本这个时候,仪典便进行的差不多了,当然,这是对皇帝而言,需要主持的部分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的部分,是太子的主场,理论上来说,应当是群臣恭送御驾,皇太子往贺中宫,诸臣在引导官的指引下,往午门外,恭候大赦天下的诏书。

大家各归其位,各行其事。

待群臣在午门外听完了诏书,往文华殿去,等候太子朝谢皇太后,中宫皇后及生母皇妃之后,在文华殿中贺皇太子出阁,并进表笺,受皇太子令旨。

说白了,这一步还是在宣示皇太子储君的地位。

御文华殿,受文武百官朝贺,再下赏赐,群臣受之,这个过程,其实代表着皇太子有了储君的权力,也代表着群臣认可储君的地位。

毕竟,只有君上,才有资格受诸臣朝拜。

事实上,礼制仪典之所以如此复杂,就是因为,它的每一步都暗含着浓厚的政治意味,也正是如此,在更易仪注的时候,才十分艰难。

如何在适应现实状况,又能保证各个环节的政治效果足够的情况下,对礼制做出适当的调整,是一门大学问。

当然,这次太子出阁,和往常的仪程并不相同,因此,在这个环节也做了调整。

因着朝谢之礼,被放在了奉天殿内殿,不需要来回奔忙,所以,后续的流程也就没有弄得那么繁琐。

皇太子受诏之后,被引礼官引着到耳房更衣,准备后续的仪程,与此同时,丹墀之上,天子也并没有起驾离开,而是摆了摆手,示意继续颁诏。

天家如今的关系敏感,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做足了,原本,太子出阁虽是喜事,但是可大可小,但是既然是如今的天家情状,为了表明自己对太子的信重,天子自然是要往大了办的。

这也是,即便在太子殿下年纪尚幼的前提下,礼部还是默认答应了天子,要将每一项仪程都走完,而没有下诏免去的原因所在。

既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太子的地位,也是为了堵住天下人非议天子有易储之心的嘴。

因此,出阁诏书之后,便是大赦天下。

不过,最重要的仪程已经走完,接下来的流程,就相对比较轻松,得了天子的示意,一旁的成敬恭敬的从诏案上捧起诏书,再次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之大本,在储位邸定,今太子出阁,万民胥庆,臣庶皆欢,社稷安定,着大赦天下,咸体朕心,一切合行事宜条示于后。”

“自景泰二年四月十五日昧爽以前,官吏军民人等,有犯除谋反,大逆,子孙谋杀祖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婢杀主,蛊毒,魇魅,毒药杀人及强盗不赦外,其余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结之罪无大小,咸赦除之。”

“有应改正者并须改正,敢有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

和刚刚的那份诏书不同的是,大赦天下的诏书,冗长繁复,每一条都要宣读许久。

按照惯例,这种诏书,皇帝是不听的,浪费时间。

但是这一次,因为仪程合并,所以,为了留出皇太子朝谢的时间,天子也便继续留在此处,静静的听着宣诏。

只不过,肉眼可见的,底下的一群老大人有些已经开始走神了……

与此同时,耳房当中,大侍女万贞儿早已经等候许久,眼瞧着太子殿下进来,立刻服侍着换下了繁复的朝服,穿上了一身大红色织金团龙宽袍。

看着太子殿下白嫩嫩的额头,被沉重的梁冠压出的红印子,还有这一路磕头行礼,万贞儿咬了咬唇,一阵心疼,但是,却不敢多说什么,只能紧着将梁冠撤下,换成了轻巧的翼善冠。

随后,她刚带着几个宫女将衣衫褶皱整理好,外头的梁芳便进来催促道。

“万姐姐,不能耽搁了,太上皇和圣母,都已经在内殿等着了。”

说来,也亏得梁芳叫得出口,就算不提他的地位比万贞儿这么一个宫女要高的多,就算是论年纪,他也比万贞儿大上七八岁,可就因为平素朱见深喜欢万贞儿多些,他硬生生就能称对方一声姐姐。

听了这话,万贞儿也知道不能耽搁,于是,又整了整眼前小娃娃的衣襟,便把人交给梁芳带了出去。

说来,胡濙修订后的这套仪程,虽然说在最大程度上,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也兼顾到了仪程的完整性,可独独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时间赶得有点紧。

因此,这位可怜的皇太子殿下,刚刚又是叩头又是接旨,折腾了小半天,更衣时只休息了片刻,喝了口水,就又继续往奉天殿内殿去。

到了内殿,倒是相对安静了许多,尚宝司的宦官早已经将内殿布置得当,周围侍奉的宫女太监个个恭敬侍立。

内殿正中间的座上,朱祁镇一身赭黄色衮龙袍,头戴翼善冠,在他的两侧,分别是孙太后和吴太后,各自身着青色翟衣,上绣九行翚翟纹,衣缘处饰以红底云龙纹,慈和雍容。

再往下两侧,则是钱皇后和汪皇后,内着大红鞠衣,头戴九龙四凤冠,外罩赭黄色大衫,一身红底金龙纹蓝缘霞帔,端庄华贵。

最下首,在钱皇后身侧,则是朱见深的生母贵妃周氏,她同样穿着蓝色鞠衣,外罩大红色大衫,头戴七翟冠,身披红底鸾凤纹蓝缘霞帔,望着一步步而来的朱见深,眼中带着心疼,又颇有几分傲然。

随着引礼官将皇太子引入殿中,同样大乐声起,待得朱见深行至殿内中央拜位,乐止。

礼官高声道。

“跪!”

于是,朱见深依言跪倒在地,认认真真的拱起两只小胖手,嗓音稚嫩,道。

“小子朱见深,兹受皇帝陛下诏命出阁,谨诣太上皇帝陛下,上圣皇太后陛下,皇太后陛下,端静皇后殿下,皇后殿下,贵妃殿下,恭谢!”

这一番绕口的话说下来,算是省去了朱见深各宫来回奔波之苦,看着规规矩矩的跪在地上的小娃娃,朱祁镇的脸上,也罕见的露出一丝笑容,道。

“起身吧,今日你出阁读书,当社稷之任,父皇没什么好送你的,便将当初你皇祖父留下的一套文房四宝赐予你,望你好生读书,日后能成有为之君!”

说着,朱祁镇摆了摆手,便有内侍上前,捧出一套笔墨纸砚,这一下子,让底下的小娃娃有些不知所措。

之前排练的没有这一出啊……

与此同时,一旁的吴太后和汪皇后,对此也有些意外,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上首的太上皇。

要知道,皇太子如何朝谢中宫,该行何礼,说什么话,在之前礼部递上来的仪注上,都写的清清楚楚。

从头到尾,只有朱见深这个皇太子叩谢的份,可没有她们几个开口说话的环节啊。

礼官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想开口阻拦,但是一抬头,看到太上皇淡淡的朝这边扫了一眼,顿时噤声不敢开口。

但是,这种意外情况也不是小事,趁着太上皇没注意,他连忙打发了一个小吏,到奉天殿外去禀告。

朱见深愣在了当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但是,他的身旁的梁芳,却显然早就知道了会有此变故,俯着身子,他低低的对着不知所措的朱见深,道。

“殿下,谢恩。”

于是,朱见深才懵懵懂懂的继续叩首,道。

“儿臣谢父皇恩典。”

话音落下,梁芳连忙差人将文房四宝收下、

见此状况,一旁的礼官正想继续仪程,却没想到,这幺蛾子还没完。

太上皇这边话刚说完,一旁的孙太后又开口,道。

“好,好,好,有国之储君风范,长哥儿能有今日,举朝上下,内外大臣之扶助,功不可没矣!”

排行阅读

宁州诸侯的先遣使团,暗夜之主的深藏不露,羽族城主的老谋深算,影者触须的无所不在,蛮族流寇的压境大军,以及一块具有毁灭大地能量的石头众多力量同时压诸飞翔之城厌火之上,城中不朽的铁塔能否支撑这欲覆的天空?一个构思精巧连锁细密的故事,步步解开这惊心动魄的九连环套。

神墓

辰东
神墓小说讲述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陆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安葬着人类历代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绝代佳人,缠绵的爱情;恐怖绝地,玄异的惊险之旅;远古遗闻,失落的传说;
各位书友觉得《神墓》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人间最得意

平生未知寒
人间最得意原著小说作者是平生未知寒,小说主要写的是儒教和道教用计使得人间剑士一脉和妖土大战,导致剑士一脉凋零,儒道统治山河并打压剑士的内容。人间最得意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一个伤痕累累的中年灵魂倒退回时光里,拥抱98年的斑驳阳光。蓦然发现,原来那时少年正好,岁月飘香。 原来犯错才叫成长,青春可以如此飞扬...

一世之尊

爱潜水的乌贼
我这一生,不问前尘,不求来世,只轰轰烈烈,快意恩仇,败尽各族英杰,傲笑六道神万年之后,大劫再启,如来金身,元始道体,孰强孰弱,如来神掌,截天七式,谁领风轮回之中,孟奇自少林寺开始了自己“纵横一生,谁能相抗”的历程。
新人歌手余年因颜值高、嗓音好、舞台表现能力出众,一经出道就圈粉无数,成功跻身当红歌手行列。他坐拥古董古宅,努力工作赚钱,却经常面临外卖都点不起的窘境。霸道总裁谢游外表高冷,持之以恒、一心一意地在微博上狂怼余年,是名副其实的余年唯黑。但实际上内心却极为纯情,会故意制造与余年的偶遇,费尽心思帮余年带热度。随着两人的逐渐靠近,背后的原因也逐渐浮出水面……
一个普通山村小子,偶然下进入到当地江湖小门派,成了一名记名弟子。他以这样身份,如何在门派中立足,如何以平庸的资质进入到修仙者的行列,从而笑傲三界之中!

霜落又识君

西楼有月
霜落又识君讲述的是霜落又识君原著小说免费阅读,电视剧根据西楼有月的小说《坑货系统:丹医王妃很彪悍》改编,主角是潘妙霜潘妙萝。讲述了潘妙霜意外魂穿至明溪王朝潘太傅的大小姐身上,并获得天才丹药系统,最终跟明溪王朝王爷君智宸修成正果。
原名:《把徒弟养大后,发现他想吃我》 作为仙界第一炼丹师,穆辰一直认为是自己一心炼丹制药,对徒弟疏于管教,才导致其被魔修引诱,误入歧途,后来造成三界生灵涂炭。重生后,穆辰决定好好教导自己的弟子,给他最好的资源、认真疼爱、贴身携带、言传身教、不让他长歪。 徒儿果然越来越“贴心”,每天都要爬床蹭胸抱大腿,只不过眼神不太对…… 喵的话:非正统修真文,主受,双洁互宠1V1,苏、爽、甜、宠、萌~ 主角光环闪亮亮,能接受的咱们约约约~~(づ ̄3 ̄)づ 内容标签:仙侠修真 重生 甜文 情有独钟 搜索关键字:主角:穆辰 ┃ 配角:顾云玦 ┃ 其它:师徒;养成
本书继《人生若只初相见》连续重印8次,梅子黄时雨2010继续谈情解爱,从最初到最后,跨阅爱情的真相,以爱之名,止爱之殇!什么叫放纵?我渴望重遇你,眼神渴望抚摸你,声音渴望企及你,最初的爱渴望走进最后的梦里。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被背叛的,一种是背叛的。男人永远不懂,女人说分手是为了挽留,所以,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前一种。每个人有两次恋爱,最初的爱用来伤害,最后的爱用来成熟,N年后回首,为仍然相信爱情的人们,记录的爱情纪念物。作者的话——

将进酒

唐酒卿
浪荡败类纨绔攻vs睚眦必报美人受。 恶狗对疯犬。 中博六州被拱手让于外敌,沈泽川受押入京,沦为人人痛打的落水狗。萧驰野闻着味来,不叫别人动手,自己将沈泽川一脚踹成了病秧子,谁知这病秧子回头一口,咬得他鲜血淋漓。两个人从此结下了大梁子,见面必撕咬。 “命运要我一生都守在这里,可这并非是我抉择的那一条路。黄沙淹没了我的手足,我不想再臣服于虚无的命。圣旨救不了我的兵,朝廷喂不饱我的马,我不愿再为此赴命。我要翻过那座山,我要为自己一战。” 1v1,HE,HE,HE。…

水浒传

施耐庵
水浒传原著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施耐庵。水浒传原著小说讲述了梁山好汉反抗欺压、发展壮大、受宋朝招安、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
最新小说: 地海传奇1:地海巫师 团宠小凤凰 九星之主 绝世战祖 逆天邪神 狼行成双 如懿传 家有Omega初长成 皎若云间月 惊!说好的选秀综艺竟然 冰火魔厨